孫淮濱:以“大質量”為抓手,以“微創新”落實處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按照國家部署,我國紡織工業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了積極穩妥地推進下一年的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工作,同時總結過去一年中行業質量工作取得的成績,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已經成為行業年度重要工作會議。在2016年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即將召開之際,記者專訪了長期負責行業質量工作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他多角度地闡述了紡織行業質量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此次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將會呈現出的亮點。
記者: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之促進全行業抓好質量工作。您認為,抓好質量工作對行業發展有著哪些意義?
孫淮濱: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無論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還是“十三五”的目標任務,都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是一項重點工作。雖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短期任務是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但最終目的是要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增加供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來使經濟增長更加健康和持續。所以把質量問題提升到重要位置,也是我國紡織工業作為全球紡織服裝產品最大的供給方,更要切實提升供給質量。
國家提出的“三品”戰略,質量是關鍵,積極落實紡織行業質量工作,也是貫徹“三品”戰略一項重要的工作。
特別值得的關注的是,雖然當前行業整體運行狀況受到國內外經濟筑底過程持續,出口形勢較為嚴峻、內銷市場下降趨緩、綜合成本不斷上升、棉花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綠色環保責任不斷加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們仍要堅持加快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促進行業整體質量的有效提升,實現行業健康平穩的發展。這體現了行業的責任、使命與形象以及我國的大國責任、大國使命和大國形象。
記者:長期以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紡織行業質量工作常抓不懈。您認為,行業開展質量工作,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孫淮濱:我認為,全行業要進一步做好質量評優工作。行業企業要進一步做好《QC小組工作方法》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導入培訓工作,通過行業評比和推優的過程樹立典型企業和標桿企業。
首先,QC小組作為紡織行業切實落實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和群眾性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目前收獲了越來越豐富的QC成果。這些成果不僅體現在生產過程中的操作技術、設備管理和產品性能等環節,還涉及到企業管理各環節和節能減排等多個方面。QC小組工作是一種切實改進工作方法、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有效提升整體質量的質量管理方法。堅持開展QC小組工作,對于有效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質量,具有群眾性和基層性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斷完善每一個小細節,才能有整體地提升,最終實現全面提升紡織工業企業的“大質量”。
多年來,為了使我國的紡織企業盡快實現標準化、正規化和國際化,同時從我國紡織工業現狀出發,與國際標準接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開展了《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宣貫、培訓工作,并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與此同時,聘請經行業認證的權威專家在宣貫、培訓、評審的過程中,為企業提供診斷、咨詢、服務,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此來不斷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記者:在“質量為本”的基礎上,紡織行業如何推動開展“三品”戰略工作?
孫淮濱:在今年的全國紡織行業質量大會上,三品戰略將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解讀,讓更多企業明確如何落實“三品”戰略。
“品質”是“三品”戰略的重要支撐點,而質量又是品質的基礎。那么,品質如何去抓?首先要站在行業戰略層面,牢固樹立“品質為先”的戰略理念?!吨袊圃?025》中明確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重點是創新驅動和質量為先。因此紡織行業也要根據這一指導思想,重視質量、做好質量工作,并形成一種行業氛圍。
其次,要牢固樹立“工匠精神”,從細微入手。實際上很多創新并不能稱得上是革命性的,而是一種“微創新”,就是把細節做好,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產品,每一個環節,做精做細,不能‘什么都差不多,那就差得很多’。因此,宏揚工匠精神非常重要,這是對“三品”戰略的切實落實。
紡織有著一個很長的產業鏈條,流行趨勢不只是體現在終端,從纖維就有流行趨勢,因此我們要從源頭開始引導消費。這既包含品牌價值觀的樹立,又包含品質、創新、社會責任和快速反應等因素的匯聚,也是對公共行為準則的一種追求。
記者:今年的質量大會將出現哪些新的亮點和內容?
孫淮濱:今年質量大會的內容比較豐富。今年的質量大會,我們會將這些具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特點的質量管理工作方法以交流材料的形式展示出來。
因為,每個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我們是通過總結一些質量管理工作成功的模式和經驗,供全行業學習和借鑒。例如有的企業是以做專做精取勝;有的企業將產品的文化屬性作為提升質量的要素;有的企業是以代工為基礎,有的企業是以高新技術的方式呈現高質量;有的企業以扎實的基礎工作作為提升質量的前提。
同時,在行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為了幫助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紡織行業質量工作開創性的引入了創投基金以及證券保險基金。目的也是在讓社會優質資源逐步向行業優秀企業集中,以此來助推行業質量工作有序健康的開展,促進企業整體質量的提升,幫助企業贏得市場先機。
記者:在“大質量”的范疇下,您認為,行業所開展的質量管理工作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
孫淮濱:回顧質量工作不僅僅是用數字來衡量,同樣,評判質量工作能否做好,企業的整體質量能否提升,不僅僅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和工作水平的問題,起決定性因素的是思想意識、重視程度、理念思路的問題。
因此,首先需要企業管理者們提升對“大質量”理解,提高對“大質量”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需要企業管理者們提升對基礎工作的重視程度。質量工作務必要從群眾、基層、基礎做起。第三企業管理者們敢于剖析和完善自我,要敢于接受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敢于修訂和完善規章和管理制度,敢于摒棄過時、落后、不科學的做法。
總而言之,我們需要在質量標桿的塑造上,“三品戰略”的貫徹上,以及相關質量工作的保障機制上建立健全,來推動我們行業的質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