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智能工廠 踐行智能化工業4.0
在現代科技發達、制造業大力倡導工業4.0的大環境下,不少縫制設備生產商和服裝生產商已經紛紛用上了最先進的機械手臂甚至機器人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然而長園和鷹認為,并不是使用了機械手臂、機器人等先進智能化設備,就被認為實現了工業4.0。在工廠的工業智能化中,信息化是第一位的,技術和設備只是手段,核心應該是通過信息化進行管理,最終實現設備通過智能化控制進行生產。
首創“不落地”智能工廠
眾所周知,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長園和鷹自主研發生產的自動裁剪機、自動鋪布機、自動吊掛機和智能倉儲系統等單一產品在全國頗有知名度和美譽度,長園和鷹也分別針對每一款單一產品在性能優化、技術升級和服務保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力爭每一款產品都精益求精,都能在競爭激烈的同類產品中力壓群雄。譬如,將自動裁剪機增加自動維護保養、自動提供遠程無線服務等功能;將自動吊掛機設計成管理者不需進入生產一線,只需坐在辦公室就能輕松收集到工廠的生產狀況和生產進度等信息。
隨著經驗的日積月累,長園和鷹近年來慢慢發現光是將單一產品做到極致還是不夠的,這樣的生產流程是脫節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據此,長園和鷹于去年提出了“智能化工廠的全面解決方案”的理念,計劃打造全國首創的“不落地”式智能工廠。在這個智能工廠里,所有的生產環節都是不落地的:先將拿到的訂單分解成一個個生產計劃,然后從面輔料的進廠到產品的設計,到自動鋪布、自動裁剪、自動管理衣片、自動縫制,再到成品的自動管理直至成品出庫,整個訂單生產過程都是通過計算機進行無人化的自動管理。
以前,服裝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需要人工在地上進行,而有了“不落地”智能工廠,通過智能化的系統,所有的面輔料都是在機器上運行的,運送過程也是通過空中吊掛實現,將面輔料及衣片運送至各個縫制的工位上,直至成品出廠,整個過程都是不落地的,不僅使生產效率倍增,而且也使衣物更加干凈整潔。除此之外,每一個制作環節都會及時地反應在計算機上,用信息化進行管理,使生產管理者對生產車間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目前,國內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生產的服裝企業不多,而長園和鷹正在與山東一家服裝企業進行合作,計劃近期推出服裝智能工廠,從面料到成品的整個過程都通過計算機實現信息的收集與交換,打造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工廠。”長園和鷹董事長尹智勇介紹說:“想與我們合作的服裝企業不少,但我們挑選合作伙伴極為慎重,因為我們希望能打造一個智能化的樣板工廠,如果一切順利的話,10月前后,這套系統即將在山東試運轉,這個智能化的樣板工廠將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服裝工業4.0工廠。”
“互聯網+”與智能生產的有機結合
上海衣得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為踐行智能化工業4.0做著不懈的努力。衣得體致力于運用“互聯網+”和三維掃描測體技術實現規模化的個性化定制生產。通過衣得體這個平臺,消費者可以現場進行虛擬試衣,平臺會對消費者進行詳細的三維人體測量,然后將消費者的三維身材數據上傳到云端系統。消費者下單以后,平臺上的智能物流會自動將訂單進行整合,傳送數據給生產廠家,生產廠家根據消費者的個人人體尺寸及下單時選擇的款式和喜好進行生產,成品再通過統一的快遞直接發送到消費者測體的門店,整個過程只需要不到一個星期就能完成,這也是目前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服裝定制周期。
衣得體經過了八年時間的積累和磨練,已經掌握了整套先進、成熟的三維測體技術,將技術進行落地操作只需要合理利用“互聯網+實體經濟”的模式,實現電商、門店、APP、技術有機結合,開展普及性的個性化服裝定制。而“互聯網+實體經濟”的模式正在衣得體與影樓之間的合作中進行實踐。衣得體與選定的影樓合作,主攻婚慶市場的個性化定制。通過在影樓中放置測體和測腳的三維測量設備,可為新人定制完成符合個人尺寸的結婚禮服和婚鞋,打通制造業到達消費者端的通道。
剛開始可能只與1000家影樓小范圍合作,然后再用一兩年時間推廣到3000家影樓。如果在婚紗禮服這個品類運行得較為順暢,再推廣到全國的各個小區,在小區門口設立三維測體店,為全品類的服裝提供定制平臺,讓電商與實體門店的優勢互補,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三維人體測量技術帶來的好處。
衣得體要做的是將“互聯網+”、智能生產及智能物流三者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將收集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將信息及時分解傳遞到生產工廠,進行規模化的定制生產。未來,衣得體還將推出更深層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即大數據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