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3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而且,中國對外開放步伐越來越快,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受訪代表、委員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為世界帶來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球經濟合作提供動力,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為世界貢獻機遇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達74.4萬億元,增長6.7%,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何立峰在評價中國經濟走勢時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大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5%左右,但是經濟增量占全球經濟增量的比重超過30%。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而且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預期成效。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GDP增速目標定為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而去年的目標為6.5%~7%,實際為6.7%。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將逐步走向低迷,或者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作用將弱化?
對此,何立峰表示,制定這一目標,既是保障就業等民生的需要,同時實現起來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去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今年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隨著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將創造更多經濟增長的有利條件。
“即便速度降低了,中國正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壽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數字上看,6.5%的目標仍然名列世界前茅,而且中國正通過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釋放創新力量等辦法,從自身改革下手,尋找經濟發展的深層動力,不僅沒有抱怨和拖累世界經濟增長,反而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中國機遇”。
機遇來自于合作
當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復蘇充滿挑戰。在這樣的態勢下,全球應當如何分享“中國機遇”?
何立峰強調,中國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對外開放一直沒有停止,而且步伐越來越快。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是受益者,同時中國自身的發展也將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很好的發展機遇。
中國不僅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倡導者、參與者和推進者,貢獻了商機和智慧,而且正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密切世界經濟合作,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何立峰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開展三年多來,其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越來越被沿線各國人民所共同接受、認可,并且在發揚光大,不斷地充實具體內涵和內容。“一帶一路”建設快速進展,成果好于預期。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已得到100多個國家響應,中國先后和沿線國家簽訂了近50份政府間合作協議、70多份和各類國際組織等部門間的合作協議。近三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已超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