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巨頭紛紛關店,下一個轉機將會在哪?
女鞋巨頭關店潮,截至2016年11月30日,百麗集團在國內共設20630間零售店鋪,其中,13145間為鞋類店鋪,7485間為運動、服飾店鋪。今年6月至8月,百麗集團在內地關閉276家門店,從2011年的日開2間店面淪落為如今的日關3家店。
與此同時達芙妮也在經歷相同的遭遇,在過去的21個月里,這家老牌鞋企凈關店1562家,平均每天都有2至3家達芙妮的店消失在街邊。
不光是百麗、達芙妮,數據分析其它女鞋巨頭也不好過。來自前瞻《2017-2022年中國女鞋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女鞋處于第一競爭集團的企業經營數據都在下滑。
巨頭們的慘淡經營數據
百麗3連負
2015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95%;公司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均為負增長。連續三年利潤負增長。
達芙妮4連負
達芙妮命運似乎更慘,2013年-2016年利潤連續4年負增長。
星期六
星期六狀況差更甚,2015年利潤下降達到恐怖的43.14%。
奧康
美麗佳人是2002年奧康重金打造的高端時尚女鞋品牌,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奧康,除2016年外,利潤率基本都是負增長。
紅蜻蜓
2015年,紅蜻蜓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和營業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15%和-9.84%。在此之前兩年已經是負增長了。
女鞋行業處于微增長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5年我國女鞋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女鞋行業銷售收入為303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015年銷售收入為5855.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
行業處于增長狀態,雖然個位增長,但至少沒有下滑。那么為什么巨頭們不是微增長而是下滑呢?
傳統線下營銷在電商沖擊下持續萎縮
在研究這些企業營銷模式發現,直營+加盟鏈鎖實體店是女鞋行業主要模式。百麗,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高峰期9000多個店面的自營網絡。自2002年起,達芙妮以每年在內地開設數百家專營店的速度進行全面擴張,并迅速擴大在二三線市場的覆蓋率,高峰期5748店面。星期六在店里面數量銳減的情況下,至2016年12月店鋪數量仍有1800家左右。正是這些曾經創造無數輝煌的實體營銷械,在電商沖擊下遭遇滑鐵盧。
淘寶品牌的興起
隨著電商的興起,不完全統計,到2014年全國200多個女鞋品牌活躍在各大電商平臺。在傳統營銷模式下市場被幾大巨頭壟斷,然而在電商市場他們找到生存發展空間。9doo、AMlola、Artka、阿瑯士、阿么、艾芙伊迪、艾格新姿、艾可茜尼、艾美其、艾米與麥麥等等,都是其中佼佼者。這也可以解釋了,為什么行業在處于增長情況,各大巨頭反而營收下降,虧損的原因了。新進入者不光侵吞了市場的增量,還蠶食了巨頭的市場份額。
女鞋行業的新零售
馬云未來沒有實體銷售沒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新零售就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如何線上線下融合,看起來并不容易。百麗的電商多數用來消化庫存,達芙妮電商遭遇線上線下價位不一致的難題。新零售女鞋行業還有很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