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需求側的激烈碰撞——縫企龍頭與海寧皮革企業面對面
為貼近市場、貼近用戶、貼近需求,搭建企業開拓市場、提升制造能力的交流平臺,經過前期數月的接洽商談和緊密組織,6月13日,縫制機械行業、皮革行業骨干企業專題交流活動在“中國皮革之都”浙江海寧隆重召開。來自18家縫制機械行業主要骨干企業和20家海寧皮革骨干企業的代表共50余人參加了活動。
本次專題交流活動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與中國皮革協會聯合主辦、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協辦。活動共分兩個部分,即縫制機械行業、皮革行業骨干企業專題交流會議和參觀皮革生產典型企業。活動旨在以海寧為樣本,探討皮革企業智能制造的最新需求以及對縫制設備產品和企業的建議。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楊曉京,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葉香菊、副秘書長兼皮革和制鞋機械專委會主任王丹、皮衣專委會主任畢波出席了會議。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秘書長陳戟、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龔慧紅主持了會議。
皮都之稱名不虛傳
海寧是全國重要的皮革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有“中國皮革之都”“中國皮革皮草名城”的美譽,是浙江省設計示范基地和區域名牌。其產業規模、工藝技術、主要經濟指標和知名品牌數量均居國內前列,其中皮革服裝產量、皮革交易量、皮革服裝外貿出口供貨值3項均列全國第一。
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龔慧紅介紹了行業發展情況及當前趨勢,作為海寧的重要支柱產業,目前海寧共有皮革工業企業1686家,從業人員7.3萬人。2016年,海寧92家規上皮革產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10億元,年生產皮革服裝3136萬件套,生產縫制皮革457萬張。
除此以外,還有從事經銷的商鋪8000多家。未來,制造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將是行業發展方向。希望通過縫制設備的革新來提高海寧皮革企業的制造水平,希望企業通過交流開放思維,深入促進,共同發展。
需求與供給的激烈碰撞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來自皮革行業的慕容集團、奧王服飾、雪豹集團、奧晶、麥克頓、格萊美、依格瑞婭、金記、上格時裝、凱陽、高正皮草、漢諾威、艾卟、曲姿、穎尚等骨干生產企業;有來自縫制機械行業整機、零部件、商貿龍頭企業杰克、上工申貝(集團)、西安標準、中捷、美機、大豪、鮑麥克斯、河北藍天、東莞祥興、中山華辰、常州祥泰、仕德偉、杭州海誠、常州世廣、天津寶盈、寧波德鷹、長園和鷹、上海啟翔。
規模一流的市場、來自生產一線的企業、行業一線的龍頭,這場需求側和供給側的直面相逢,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碰撞。于是就出現了文頭提到的那一幕。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秘書長陳戟向與會代表介紹了當前智能化縫制設備的發展及應用,從縫制機械行業基本發展情況,主要產品、應用領域和產品技術發展發展特點及趨勢,智能縫紉機、智能裁剪系統、縫料智能輸送及倉儲系統、智能化皮革制品柔性生產系統、智能化工業縫制加工系統智能縫機等典型設備的產品及應用進行了分析講解,期待皮革企業暢談迫切需求和技改難題,讓工藝生產和設備研發精準對焦。
話音一落,相見恨晚的雙方代表紛紛發言,你提要求,我有解決方案;這邊說不滿,那邊馬上說這么辦,董事長、總經理、銷售總監、生產總監們都無法保持冷靜,現場上演了舉手求關注、站起搶話筒的熱鬧場面。場上還一度出現了激辯和爭論,而這正反映出皮革企業面對生產的時裝化、個性化、定制化趨勢,對設備所懷有的迫切需求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直面需求,大開腦洞
用工難及員工老齡化,新產品接受度不高;設備與工藝結合有問題,智能設備發揮作用不明顯;小批量,多批次,大范圍投入有顧慮……
能不能給縫紉工研發一張坐8小時不累的凳子;皮料上的毛孔、玼點現有設備難以識別;沙發縫針易損,換針換線消耗時間;好的產品能否像縫紉機里的“蘋果手機”,讓一線工人用到手;省多少電,線還能用多久,能不能像汽車油表顯示一樣一看便知……
面對皮革企業提出的種種問題,各大縫企紛紛出招獻計獻策,逐一應答,推薦相應功能的產品,介紹知名企業的應用案例,展現了縫機先進制造業的風采和智能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專業服務水平。人性化需求、自動貼袋機等縫制單元在皮革行業的應用,不僅讓縫機企業考慮成熟產品怎樣在皮革行業中應用,同時也大開腦洞,給產品未來的研發方向開闊了思路。
交流對接依然在線
下午,縫機骨干企業還赴上格時裝和雪豹集團,參觀了皮衣生產流水線,了解了皮衣選料、裁剪、縫制、吊掛、熨燙等工藝流程,同時針對費工耗時的工藝、廢料堆積和老舊產品等提出了自動化改造建議,推薦了更為實用的專用設備。
一天的活動飛快過去,代表們對此次交流和舉辦活動的協會紛紛點贊,不斷有人感嘆,“這會要是早點開就好了”。
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葉香菊說,“有企業家說會開得有點晚,我也深有感觸,我們應該早點來”。她表示,目前我國皮革行業面臨著市場需求多變、成本持續上升、用工老化、出口數量下降、國際競爭力減弱等問題,壓力前所未有,出路就是創新發展,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競爭模式創新,特別是裝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是基礎支撐。這種創新,不能依靠一個企業、一個行業單打獨斗,而是要依靠上下游深入的合作,這也是本次交流會議的初衷。今后兩家協會、兩個行業將加快合作步伐,加強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攻克發展難關,提升行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楊曉京為此次活動的順利舉行向中國皮革協會、海寧市皮革行業協會和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皮革企業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此次活動搭建了兩個行業相互交流的平臺,也開啟了產業鏈間面對面交流學習、互通有無、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工作機制,增進了皮革企業對設備功能、技術的了解,對縫機企業在生產工藝、服務需求上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與皮革行業都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關鍵時刻,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愿與兩協會一起進一步搭建溝通渠道和交流平臺,加強產業間的互動,為皮革行業提供操作更簡便、減省人工、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的設備支撐,共同推動兩個行業強國夢的早日實現。
會議雖然結束,縫機皮革微信交流群里的交談并未結束,求推薦產品、介紹方案的對話依然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