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商貿新觀察專題】北方:服裝產業轉移重塑縫機市場格局
- 廣大的中國北部地區,服裝加工產業的發展也是欣欣向榮。和其他區域類似,北方市場按照地域分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各地加工的服裝產品類型不同,服裝產業的發展程度、縫機市場的發展階段也不盡相同。本刊記者對北方市場情況的摸排,選取了北京周邊地區、河北、哈爾濱及周邊地區、新疆、青島及山東其他地區為樣本,希望從中尋找到縫機商貿市場興衰的普遍規律,一窺北方地區縫機市場的未來走勢。
隨著首都新定位規劃的實施,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服裝貿易市場和生產基地開始搬遷。據北京地區資深縫機經銷商介紹,大多數當地縫機經銷商已經外遷,留在北京的企業則是在職業院校等領域繼續發展,同時謀劃轉型,比如為北京的高端服裝工作室和時尚設計室提供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常規機種的銷售區域已經轉向張家口、承德、廊坊等地區。
河北藁城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今年6月初市場開始淡下來,而從年初到5月底的這段時間,市場行情比去年同期更亮眼。由于藁城靠近省會城市,當地的服裝加工產業正在向河北與河南交界的地方轉移。目前,留在藁城及周邊地區的服裝廠大多只有二、三十人的規模,部分服裝產業的老板已經轉行。雖然當地服裝產業訂單充足,但是年輕勞動力不愿意從事縫紉工作,導致工人不好招;作坊型的服裝生產者無法解決設備出現的任何問題,因此大量的售后服務工作也讓當地經銷商壓力倍增。藁城一家縫機經銷企業稱,2017年全年市場較為冷清,與2016年行情差不多,基于2018年上半年的火爆,預計2018年全年銷售額會出現小幅上揚。
青島及周邊地區市場在5月1日過后淡了下來。當地的經銷商認為,青島地區常規機種銷量出現下滑,原因在于當地大中型服裝廠都在內遷,轉移到山東的聊城、汶上、菏澤、濟寧、泰安等地。這些之前大量輸出勞動力的城市,現正在接受服裝加工產業的進入。基于勞動力的回流,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這些地區可以用低于沿海城市的價格招到熟練的縫紉工。在服裝加工業利潤空間逐漸被壓縮、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今天,轉移到人力成本洼地無疑是服裝加工廠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自動化設備在青島市場上日益受到關注。自動模板機、開袋機等設備成為有口皆碑的明星產品。當地的商貿領域人士也在思考自身今后的出路,他們認為,轉型的方向有兩個:一,承接用戶工廠所有的售后服務工作,為服裝廠提供最可靠的技術支持;二,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實現設備的個性化改造。青島的資深經銷商正在對自動化設備進行進一步的開發,通過加裝輔助裝置等手段實現全自動化縫紉,完成特種工序、解決棘手的工藝問題,實現設備的創新,提升服裝廠生產效率。
▲哈爾濱地區一家經銷商門店
▲東北經銷商的店內場景
黑龍江哈爾濱及周邊地區,今年3~5月一直處于市場的高潮期。據當地經銷商介紹,進入5月,市場明顯淡了下來,產品銷量不及2017年同期。近年來,哈爾濱及周邊地區的服裝企業迫于人力成本,正在加速轉移。當地市場的電腦平縫機普及率已經達到90%左右,但是市場對自動化設備的接受程度還是不高。當地經銷商稱,黑龍江的服裝加工以冬衣為主,他們正在耐心引導服裝產業工人使用自動模板機來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市場需要培育期,相信未來哈爾濱的自動化市場空間巨大。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地區的縫紉機銷售形勢一片大好。隨著當地草根企業的逐漸淡出市場,內地有實力的服裝生產企業紛紛在當地設立生產基地。為支持新疆地區服裝產業的發展,擴大當地人口的就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服裝產業發展的政策。2017年,晨曉陽商貿有限公司在新疆地區的銷售額實現了突破,今年截至到6月份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喜人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