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火了 中國風市場也跟著火?
- 《延禧攻略》及《如懿傳》的熱播,說明在網絡的影響下,人們的口味變了。
目前來看,中國消費者流行的審美過分歐美化的階段已經開始過渡。咨詢機構OC&C的報告《從人群中脫穎而出》(Standing Out From The Crowd)分析稱,消費者會選擇小米而不是蘋果手機,而他們也會將注意力花在能產生情感聯系的本土品牌上。在過去十年,大眾市場中出現了花笙記等一批嘗試把握中國風與當下潮流甜蜜點的品牌。
潮流預測機構WGSN的趨勢總監姚清曌認為,新式中國風的流行在過去十年興起過好幾輪討論,今年的流行,最大的特點是一種自發的支持和推動,不僅僅受到國外流行趨勢的影響。
“受到政治經濟的影響,這幾年外貿受到得沖擊不小,拉動內需,促進內銷也是各個國家努力的方向,中國也不例外。”姚清曌說道。“不管是中國的企業還是百姓,不約而同地把關注點投向了國內,大家都期待能有代表中國自己特點,符合國人審美的產品問世。”
聚焦大眾市場,考驗的是供應鏈的能力。馮光和韓雯夫婦在 2014 年創立的女裝品牌密扇、十年前張祎在上海創辦,最初為男裝品牌的花笙記等品牌的出現,切入了五六百元的價格區間,通過色彩豐富的中國風設計,證明中國風的市場不容小覷。密扇銷售額處于千萬級別,而成立更早的花笙記銷量過億。
由于中式風格往往對定制面料有特殊要求,也令這個細分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天然門檻。“我們的面料以日本及意大利進口料為主,但明顯的中式風格是要定做的。”張彬說道。最初因為個人對東方元素的喜愛,張彬兩年前在生活多年的杭州創辦了浪金,品牌吸引到了想要“穿得有文化”,生活在一線城市,有物質基礎,亦有文藝追求的消費者。目前品牌處于穩步發展狀態,也接收明星及老客人的定制訂單,同時在尋找合適的臨街鋪位。
不過如何恰到好處地做好減法,但又能拎出中國風的現代感,這些品牌仍然在不斷試錯的過程。
在營銷思路上,這些品牌采取更為開放的姿態,明確品牌IP化的思路。按照馮光的說法,密扇要形成一個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生態體系,因此密扇很早就開始與《羋月傳》推出聯名產品。而由李明和王笙創辦的眼鏡品牌Inmix音米眼鏡“立志構筑世界知名的新一代中國品牌”,最近則與故宮宮廷文化合作了神獸錄眼鏡系列。除了受到時尚圈的認可,它們也受到資本的注意。目前密扇獲得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而根據36氪的報道,音米母公司明通四季已經完成B+ 輪4800 萬元融資。
但目前看來,這個市場仍然處于拓荒期,如何扭轉中國風是中老年人著裝的印象,在這個辨識度很高的設計概念上創新,品牌還需要繼續沉淀。而在快速迭代的時尚行業里,敢于拓荒者,能搶奪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