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工藝專欄第四十三期│可視化技術加入到服裝生產中這么厲害?
- 可有機集成工廠與過程管理來大幅度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
- 可集成制造執行系統(MES)—控制信息與生產管理信息。
- 可集成設備管理功能(AMS)—工廠設備的全電子化信息管理和維護。
- 可連接企業管理系統(ERP)—現場控制層透明化
- 及時發現瓶頸,實時跟蹤各車位的產能,平衡生產線產能。
- 實時自動統計工人生產進度及自動統計工人產量、每道工序工時。
- 可杜絕工人虛報產量、計件準確,工價制定合理公平。
- 節省員工剪工票的時間,無需專門統計人員
- RFID卡一般可重復使用10年以上,節省工票紙、打印的費用
- 工藝改進,及時發現從事同種工序哪個員工做得更快,耗時幾分幾秒,對比別人快的原因,
- 產品質量控制,即時反饋生產線次品信息,及時控制調整。
- 物料流向跟蹤分析,實時知道物料在哪個環節流轉
乘著智能制造的東風,制造業的生產層逐漸脫離傳統的以經驗為驅動要素的生產模式,開啟了依靠技術加成與互聯網協助的新型生產時代。
汽車、鋼鐵等重工業產業已經率先在生產中引入可視化技術并取得顯著成效,服裝企業也在近幾年紛紛在各生產環節引入可視化,生產質量、生產效率、生產流程均有大范圍提升,可視化技術加入到服裝生產中這么厲害?
數據采集技術
關鍵部分:
人機界面(HMI):通常包括一個監控生產流程的終端;
遠程終端單元(RTU):在傳感器與SCADA系統之間傳輸數據;
監管系統:用來采集數據并且控制生產流程;
可編程控制器(PLC):作為現場設備的最終控制器鏈接監管系統和遠程終端單元的通訊系統各種流程和分析儀表。
SCADA系統結構邏輯模型
分布式控制系統DCS
設備數據采集PLC
通過智能網關采用現場網絡或無線網絡進行生產設備的聯網,構建一個車間生產現場綜合數據交換平臺,包括設備狀態監控、報警推送、遠程調試和數據報表等功能,滿足生產、管理所需的數據采集與管理需求.
通過了解目前國內開始實施可視化管理的服裝企業,其已形成的體系一般包括生產基層的工位目視化、中層管理員的可視化看板+移動端管理和高層領導的移動端APP管控,實現三位一體全面管理。
工位端的可視化。每位操作工人具備PID看板,以圖文交互的形式展示工藝說明及工藝視頻,以明確個人工作任務、生產進度產品品質要求、不良品返修狀況、人員間互動的功能
中層的可視化管理。以進度看板、質量看板、效率、預警等多角度看板等實時看板集成中央控制指揮中心實現可視化管理
中層看板
(看板左上角顯示本周總下單數、本周已完工數、本周完成率三大數據,并以柱狀圖形式顯示生產訂單總完成情況)(國內一些大中型服裝企業有專門定制的移動端APP以便企業可視管理,一般具有實時報工(縫制報工、后整報工、實時查詢)及 報表看板(小組看板、車間看板、 匯總看板
服裝行業的可視化管理將與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和管理學等多學科結合和交叉,攻克數據采集、數理統計和網絡通信三個方面的關鍵技術,此外,未來數字孿生車間將成為重點發展方向。
系統應用集成化
現有研究關于數字化車間系統與信息集成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他行業,紡織服裝行業對MES等生產制造系統的的應用尚不具有廣泛性,未來更注重可視化與系統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