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羽絨服裝產品不合格
從原上海市質監局官網獲悉,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羽絨服裝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抽查了51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4批次。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企業明示的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T 29862《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GB/T14272《羽絨服裝》、GB/T 33271《機織嬰幼兒服裝》、FZ/T 73053 《針織羽絨服裝》等標準要求,對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纖維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含絨量、絨子含量、清潔度、氣味等級、耗氧量和鴨毛(絨)含量。
本次抽查發現涉及安全性指標的甲醛含量、pH值等項目全部符合標準要求,有4批次產品不符合企業明示質量要求,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為:纖維含量、耐濕摩擦色牢度、含絨量和絨子含量。
纖維含量的明示是企業向消費者傳達產品原料成份的最直接的方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企業明示的纖維含量了解產品性能,穿著的舒適程度,從而來選擇所需要的產品類型,所以纖維含量的不同能夠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取向。如果服裝面料的實際纖維成分含量與標注的內容不符,會誤導消費者的選購。
色牢度是指紡織品的顏色對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各種作用的抵抗力。色牢度不合格,一方面影響服裝的美觀和使用性,另一方面染料中的分子和重金屬離子等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嚴重時會使人感覺衣服和皮膚接觸的部位瘙癢,并引起紅斑、丘疹等。
含絨量是指羽絨羽毛中絨子和絨絲占試樣質量的百分比。絨子含量是指羽絨羽毛中,絨子含量占試樣質量的百分比。含絨量和絨子含量不達標會直接導致羽絨產品的保暖性能嚴重下降,直接影響穿著使用效果,同時會造成消費者花高價錢買到一些低質量或者劣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