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怡 :產品不設限,才擁有更多可能
- 2018年8月8日,上工申貝收購天津寶盈65%股權簽約后,寶盈成為上工申貝集團成員。
一是變更新名字——由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更名為 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
二是公司更名后注冊 資本增加到8000萬元人民幣。
收購保有富怡原狀
▲▲▲
半年的時間過去,上工申貝收購富怡所帶來的影響也開始展現出來。
記者了解到,富怡被上工申貝收購后,在行業內影響力更大了,上工申貝集團有全球知名的高端品牌:杜克普• 愛華、百福、KSL,以及國內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上工、蝴蝶,集團內部的交流比較多,為上工富怡提供了更大的平臺, 集團內部兄弟單位資源共享。
在技術、產品方面互相交流融合,在行政管理方面,上工申貝保持了上工富怡原有的管理結構,董事長夏國強由 大股東上工申貝指派擔任,另外派了兩名高管,常務副總經理蔣德煒,以及一名財務總監。
上工富怡在12日發布的聲明中明確指出 :公司名稱的變更不會影響上工富怡的正 常經營,注冊資本增加更有利于上工富怡的進一步發展。 具體的經營團隊沒有發生變化,上工富怡的原高管們在職能上也沒有變化。
“上工富怡的客戶大多是中高端設備的客戶,他們在考慮合作伙伴的時候也會希望合作伙伴發展穩定。本來客戶會擔心合并之后有高管層、管理模式、技術方面的改變,現在看來,保持原來的經營團隊,這既解決了客戶的擔憂,也體現了上工申貝對上工富怡的信任和認可。”上工富怡副總經理王俊玲說道。
產品覆蓋全面
▲▲▲
上工富怡每年要求在市場方面有20%的增長,雖然這兩年大的行業背景不是很景氣,上工富怡依然堅持這個發展目標,并且一直在尋找新的突破點。
另一方面,之前會有聲音說上工富怡做的產品太多了, 經過26年的產品積累,近幾年越發凸顯出產品線全的優勢。
越來越多的項目需要有技術的融合,一個方案理念,會涉及到縫紉的技術,裁剪的技術,激光的技術,電控、軟件的各方面綜合的技術。
上工富怡擁有軟件、電腦、電控、機械、激 光、智能六大核心技術,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產品覆 蓋了裁剪、縫制兩大領域,包括CAD軟件系列、版房設備、裁 剪設備、激光設備、縫制設備、繡花設備、絎縫設備、電腦電 控8大系列。
上工富怡各個部門齊全,部門之間配合起來效率就會很高。
說到產品,上工富怡有量產的產品,也有定制的設備, 會根據不同的產品、不同的行業來調控價格,而不是采用單 一漲價的策略來應對外部環境。
“我們會綜合評估整個企業利潤點是否合適,任何產品的性價比要合理,不然損失的是自己的品牌。”王俊玲強調。
研發有特色創意
▲▲▲
新產品研發方面,富怡分兩種研發模式,
一種是每年會 有新產品開發的立項,根據行業的需求來做研發,在行業里 保持不斷創新的步調 ;
另一種是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有針對 性的研發,也就是自主研發和定制研發相結合的模式。
研制本部擔任研發和定制機型,下設所,101所到112所,10個所各有側重, 有的所側重臂式縫紉機的研發(101所),有的所側重繡花 機的研發(102所),有的所側重卷曲衍縫機生產線(103 所),111所側重衍繡機多針衍縫機的研發,112所側重平面 衍縫機的研發。
“服裝行業現狀是往定制化方向發展,從大批量生產轉 向小批量生產,柔性化定制,這是大勢所趨,分所根據市場需要,上報公司,組織立項,不斷地去開發,公司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比如距離現在最近的CISMA2019展,各 個品牌肯定會展示出最新的設備,那我們也不例外,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研發。”王俊玲告訴記者。
經過26年的沉淀、發展,上工富怡已經在柔性材料裁剪、縫制領域厚積薄發,市場也在逐步擴大,從延伸外貿延又回歸到內貿,客戶需求強烈,技術力量雄厚。
如果說開發新產品遇到的瓶頸,那就是需要巨大的資金實力支撐來引領企業發展。許多項目因為資金的緣故要“排隊”,這導致客戶需求也跟著排隊,制約了上工富怡本該高速發展的步伐。
上工申貝的股權收購,在資金方面給予很大的支持,許多排隊的 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行政管理簡潔高效
▲▲▲
從開始用MSN,到現在的企業版QQ,富怡這一套管理模式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增強員工工作參與度,并且在交流中不加職稱,從高層管理層到基層員工全都用姓名,這樣減少了官僚氣氛,更注重平等交流。
“這一制度很有效,也很值得借鑒,所以上工申貝的總部也開始引進這樣的管理模式。”上工富怡常務副總經理蔣德煒告訴記者。
遇到一些跟進時間跨度長、 規模大的項目,或者是售后的服務工作,從負責人到執行人, 都加入到客戶工作群,及時反饋情況。主管干部、銷售人員、 售后人員,每天都會有工作日報。
通過日報,管理層可以了解員工每天工作的情況,每天簽單多少,回款多少,再到一 年簽單多少,回款多少,匯報客戶的情況,通過每天上報的 數據,軟件會分析出客戶情況,知道每一位員工的能力。
上工富怡通過這些數據綜合決定員工晉升方式,不論資排輩, 按能力晉升,任才為用,建立優秀人才選拔的機制。
據記者了解,上工富怡管理層比較年輕化,敢啟用新人,公司更有活力。
謹慎應對行業環境
▲▲▲
在記者問及中美貿易摩擦是否對上工富怡有影響時, 蔣德煒說道:有些影響,上工富怡以前90%是外貿,近幾年擴大內銷,現在內外銷各占一半,但是因為美國目前“智能 化制造回歸”的戰略,美國在服裝、家紡方面的智能化設備比較少,德國產品雖然在技術方面成熟,但是價格很高,服務不是很便捷,美國在這方面的設備首選還是中國,于是上工富怡出口到美國的智能化設備受到這方面的影響還是有的。
對此,上工富怡并沒有單一用價格來應對,而是綜合調配,這時產品線齊全的優點凸顯:這款產品在這一階段內銷不好的時候,外銷市場會比較好;這款產品在外銷不好的時候,另一款產品在內銷方面銷售好,互相調配,相互彌補,最終目的都是增加市場份額。
在營銷方面,上工富怡會繼續多參加展會,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吸引客戶;在產品方面,穿、住、行全面發展,蔣德煒預計在汽車領域的增長會比較快,上工富怡會加大在汽車領域的研發和投入,環保領域也會增加投入。
今年,上工富怡計劃把三個量產的產品做得更大——模板機和裁床、鋪布機。
除了增加產量,在交貨期限上會縮短時間,這是被上工申貝收購之后的最大變化之一。
能夠做產品的儲備,生產周期會相應縮短,成本會相應降低,市場份額相應擴大,這是一個綜合效應。 未來,上工富怡將在上工申貝的平臺上發揮出比原來更大的作用和價值,在技術的創新、研發方面有所突破,更上一個臺階。
上工申貝的收購,讓上工富怡既保持了原本的特色,又因為資本的注入有了更大的活力。
在未來發展進程 中,上工富怡將協同上工集團的各個成員企業,揚長避短, 資源共享,以市場為導向,把客戶當朋友,為行業奉獻更加 先進適用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真正為用戶提供全面 的、高效的自動化、智能化的完整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