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家紡市場規模或將超2500億元
- 家紡行業作為紡織三大終端產業之一,是傳統民生產業,在拉動內需增長、促進就業、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有關機構發布的《中國家紡行業發展前景預 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373億元,到了2016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截至2017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2168億元,2011—2017年CAGR為7.9%。
初步預計2018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325億元左右。 預測在2019年,我國家紡行業市場規模將超2500億元。
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人口結構中中產階級的占比不斷提升,家紡消費中出現更加注重品牌和質量、重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新特征。
可以預見,隨著人均家紡消費提升空間變大,“大家居” 將打開行業天花板,中國家紡企業行業集中度也將大幅提 升。2016年我國家紡、床品人均消費分別達145元、82元, 明顯低于其他主要發達國家。
但按照近年的發展趨勢預計,我國家紡行業2016—2021的復合增速將達4.9%,在紡服細分行業中僅次于運動鞋服居第2位,同時增速將遠超主要發達國家。
伴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零售渠道變革,中小家紡企業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大型品牌企業憑借品牌及規模效應,馬太效應明顯。
據統計,2017年1月, 床上用品行業品牌數量為8888個,至2018年1月時,下降為 4570個,品牌淘汰比例接近50%。2017年,床上用品前十大品牌市占率最高達33.2%,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另外,受益于零售渠道變革,龍頭家紡企業的線下增速回暖。伴隨著百貨逐漸向體驗式消費業態轉型,中小家紡品牌被迫退出,龍頭家紡品牌的競爭環境顯著優化。
2014— 2016年,前四大家紡企業線下銷售額由68.43億元降至67.45億元,而2017年線下銷售額同比增長25.47%至84.63 億元。
同時,線上持續高歌猛進,驅動整體增速提升。由于家紡產品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適于線上銷售,加之行業線下渠道近年來不斷調整,傳統的家紡企業從線下模式紛紛轉身發展線上。而龍頭品牌得益于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電商流量傾斜,龍頭電商發展迅猛。
2017年家紡龍頭企業線上保持高增長,電商銷售占比進一步提升。除夢潔股份之外,電商增速基本在40%左右,占比均超20%。其中水星家紡的電商銷售額占比最高,2017水星電商銷售額為9.53億元,占比達 38.7%。
目前在發達國家,家用紡織品消費與服裝、產業用紡織 品形成紡織行業中“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在我國,家用紡織 品、服裝和產業用紡織品的比例則為12:80:8,差距較大,但也預示家用紡織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根據中國社會和人口結構變化,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內適婚人口的持續增長,可以預見“喬遷”和“婚慶”兩大因素將繼續帶動家紡行業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