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銳 FW-787/FW-720筒型繃縫機調整與維修(中)
- (接上期)
(3)當針桿移至下死點時,上叉導板 2的線溝剛好在導片 3孔的下方 ,且上叉導板 2與上叉1和間隙為0.5毫米。導線片 3與上導板 2的間隙為1.0毫米,且線孔與線溝應相對(圖15)。
送布齒在上死點位置時,送布牙齒尖面與針板面平行,且此時主送布 A與差動送布牙 B高度相同,齒面高出針板面1.2毫米(圖16)。
鉤針控線凸輪的調整:(1)當長針插背時,即長針第1點接觸下鉤針背面時,打線凸輪最高點(P點)在過線片過線槽(F)中間,即為標 準位置(圖17)。
(2)調整凸輪時,旋松 2個螺釘1進行調整。標準位置 為朝前調整,下彎針線放松,反之下彎針線收緊。
2 自動切線的調整
2.1 下切刀組相位的調整
注意:下切刀組安裝于機器前,應先檢查切刀組的相位和滑順度及切線效果。(1)當動刀往右移時,右邊刀口的尖端 A與定刀的前端對齊。且動刀移至最右點時,左邊刀口和固定刀前端的契合度為0.3 ~ 0.5毫米。調整時,旋松螺釘 C移動固定刀片(圖18)。
(2)夾線片 D的邊沿與動刀右邊刀口內沿切齊(如 E),由螺釘 C調整。壓力片的位置標準為 與定刀和動刀重合的刀口平齊。調整時,旋松螺釘 G,移動壓力片 F(圖19)。
(3)夾線彈簧片壓力的調整:下鉤針線被切斷后,下鉤針端的線頭應被夾線彈簧片與動刀刀片穩定夾住,調節夾線彈簧的壓力,由螺釘 H旋轉調整(順時針方向壓力增強,逆時針方向壓力變弱)(圖 20)。
2.2 下切刀組、切線的相位調整
(1)下切刀組的前后位置(出刀偏度)下切刀組由右定點移出至下鉤針右側時(第一段動作),活動片的刀尖 A約位于下鉤針寬度中心,前后1/2位置(圖 21)。調整時可旋松搖臂偏心輪 B上的螺釘 C,再轉動偏心輪,使動刀刀片移到正確的位置。偏心輪上的 D正常時,大約處于 3點鐘方向的位置(圖 22)。注意:要調整偏心輪 B改變切刀角度位置時,應先旋松下切刀托架導引片 E上的螺釘 F,等調整好切刀組角度后再將導引片 E輕輕靠在下切刀托架,可視線環導向微調螺釘 F(圖 21)。(2)下切刀組的左右位置(出刀量)
下切刀組的動刀刀片 A往左移至左定點時,動刀 A的刀尖應超出下鉤針 B的左邊穿線孔約1毫米(圖 23)。調整時,可旋松連接滑塊 C上的螺釘 D,再用螺絲刀旋轉螺釘E,微調動刀刀片左右位置,調整完畢鎖緊螺釘 D(圖 24)。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