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戶響起機杼聲 人人奔向致富路 縫紉機織出幸福生活
- 位于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的中國童裝博物館里,除了陳列著各個年代的童裝之外,還有一臺老式木質縫紉機。這臺被放在櫥窗里的縫紉機,默默地向訪客訴說著自己昔日的榮光。
中國童裝博物館展出的老式木質縫紉機
歷史上的織里是個“戶戶皆繡機,遍聞機杼聲”的織造業名鎮。上世紀70年代末,由于人多地少,農業衰萎,織里成了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窮鄉僻壤。窮則思變,一些織里人開始重操織造手藝。那時剛剛初中畢業的濮新泉就是其中之一。這位湖州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當年經常買一些布料、面料,晚上用縫紉機加工成枕套和被套,白天挑著扁擔去當地的小市場銷售。“當時我用的就是老式縫紉機,我們湖州人把踩縫紉機叫踏‘洋機’?!卞氯f。
之后,織里人嗅到了新商機,開始向利潤更高的童裝行業進軍。1996年,靠著6臺老式縫紉機,濮新泉成立了今童王公司。兩年之后,今童王公司成了織里鎮上第一家用上新式縫紉機的企業。“新式縫紉機自動化程度更高,不僅提高了公司的效益,員工用起來也舒服,連招工都方便了?!卞氯貞浾f。之后,童裝產業幾經轉型升級,縫紉機也多次更新換代。
在勤勞的織里人手里,縫紉機一直都是創業致富的好幫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織里漸漸發展為“中國童裝之都”。目前全鎮共有童裝商戶1.3萬余家、電商企業7000余家,年產各類童裝13億件(套),年銷售額超500億元,占據國內童裝市場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