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2019年前三季度總體運行情況分析
- 紡織工業景氣情況總體平穩
2019年以來,紡織行業總體景氣指數有所下降,企業對三季度運行信心仍強。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2.0,較2019年季度行業景氣指數下降3.0個點,均處于50榮枯線之上,表明行業總體仍處于增長周期。預期2019年三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7.5,高于本期景氣指數,顯示紡織企業對下一季度行業運行信心提升。
行業總體運行增速有所回升
自2018年以來,紡織機械行業深入推進產業升級,在新型高效、低能耗、柔性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多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撐了行業的穩定增長。2019年以來,總體運行質效良好,行業運行增速有所回升,2019年1-3月,紡織機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9.82億元,同期相比增長14.57%;資產總額為1025.01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8.56%。
行業盈利能力繼續保持穩定
2019年以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盈利能力繼續保持穩定,2019年1-3月,紡織機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4.01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13.01%;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45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24.05%;虧損面為20.35%。2019年1-3月紡機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6.10%,比2018年同期下降0.10個百分點。
進出口總額呈現平穩增長
自2015年以來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呈現平穩增長。據海關統計顯示,2019年1-3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17.2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0%。其中:紡織機械進口8.19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4.69%;出口9.02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1.58%。
進口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速
隨著產業轉移與升級、下游需求增長的帶動,紡織機械保持了較高的進口增速。2019年1-3月,共從5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紡織機械,進口總額8.19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下降4.69%。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日本、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和中國臺灣為主,進口前五位的貿易額為6.98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1.83%,占進口總額的85.25%。
出口市場增長態勢得以延緩
在紡織企業積極進行海外投資的影響下,2019年一季度紡織機械出口增速延續了2018年的增長態勢。2019年1-3月,共向170個國家及地區出口紡織機械9.02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1.58%。出口到印度、越南、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及印度尼西亞地區的合計金額占全部出口額的56.47%,是我國紡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受產業轉移影響,烏茲別克斯坦、越南出口金額增幅明顯。對烏茲別克斯坦出口金額首次位列紡機出口的前五位。
智能化必是未來發展趨勢
智能化既是未來紡機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近年來紡機行業發展的最重要特征。隨著智能制造相關技術在紡織領域繼續得到大力推進,紡織行業已從單機的智能化向系統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對于智能化,目前政府層面的引導方向包括以下四點:建立示范區;完善智能制造標準;推動智能制造供應商聯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紡織行業的智能化目前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在國家工信部層面,2017-2019年間,共有12個項目列入《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18-2019年,共有6個項目被列入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項目;10個項目被列入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
紡織機械行業提出的建立紡紗、化纖、印染、非織造、針織、服裝六條智能化生產示范線目前已具備雛形,為“十三五”末期的最終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