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走訪 | 解碼高邑,一個即將崛起的鞋業特色小鎮
- 時代在前進,行業在發展。在中美貿易戰、產業轉移的大環境下,制鞋行業也面臨著危險和機遇。當“北方鞋都”遭遇生死危局時,各方發力,快速反應的高邑抓住了承接制鞋產業的機會,能否讓“北方鞋都”重生?高邑鞋業小鎮將會是怎樣的整合和裂變呢?
在高邑縣經濟開發區副主任曹霄強、高邑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局局長牛會杰帶領下,一行人員來到了鞋業小鎮建設基地,進行實地參觀調研。
隨處可見鞋業小鎮正在加足馬力,緊張有序地建設中。
新北方鞋都為什么會是高邑呢?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高邑位于石家莊南邊,與雄安新區的距離上,并沒有就近優勢。據方塘智庫和河北省資本研究會的相關數據表明,由于互聯網和大交通帶來的時空感的變化,反倒讓高邑對雄安新區傳統產業的集中承接上具備了綜合的優勢。
從交通上來講,高邑位于冀中南的交通樞紐,高邑境內有京珠高速、京廣鐵路、107國道,而高鐵的開通讓高邑的交通區位優勢變得更加凸顯。每天南來北往的高鐵在高邑西站停靠,一個多小時就能抵達位于雄安新區的白洋淀站,貨運可以有效覆蓋全國市場。
從人力資源上來講,高邑及周邊30公里范圍內常住人口到達260萬人,人力資源相對來說既豐富又穩定,而且人工成本控制在兩千多元,是具有較大的優勢。高邑擁有一個較大的優勢就是較低的生產生活成本,能夠及時為這些制鞋產業的轉型提供足夠的過渡期,有效避免二次搬遷的問題;
事實上,對于高邑縣來講,制鞋產業符合該縣既有的產業定位,地方政府也愿意在稅收、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配套等多個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又因為緊鄰石家莊,可以分享石家莊都市功能的配套,這對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人才吸引和高品質公共服務帶來持續的便利性。
所以,為什么不可以是高邑呢?
一個嶄新的制鞋產業小鎮即將崛起?
在剛剛豐收完玉米的大片的田地里,露出了嫩綠的麥苗。穿過大片的高邑縣田地,就是北方鞋都高邑新三臺鞋業小鎮的指揮部。為了確保產業的順利轉移,高邑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總指揮、縣長任指揮長,常務副縣長任常務副總指揮,總共8名縣級領導牽頭的“北方鞋都高邑新三臺鞋業小鎮”專項推進工作指揮部。
2017年11月,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248家制鞋企業簽約落戶高邑縣“新三臺鞋業小鎮”。這是雄安新區現有規模企業主動轉移、抱團轉移的首次探索。
2018年4月27日,一條長5公里,寬30米,橫貫高邑新三臺鞋業小鎮東西,連通小鎮環道的路,取名“三臺大街”開始放線施工,北方鞋都高邑新三臺鞋業小鎮配套基建打響了第一槍!
經過一年多的推進,目前63家繳納了土地預申請保證金;與361°、鴻星爾克、喬丹等品牌企業深入洽談;與廣州新濠畔、晉江鞋紡城、深圳華為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截至2019年10月11日,產區現場可以看到,恒華納米新材料、實在人鞋業主體完工,2019年年底將投入生產;一批企業完成土地組卷,年內動工建設;雙創中心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容納100條制鞋生產線的公租廠房正在建設,2019年年底將交付使用;鞋業小鎮會展中心已投入使用;鞋業小鎮PPP項目入庫完成,已掛網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