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國對原產地證嚴查:涉中紡織品或面臨退貨、沒收貨物和罰款等風險!
- 近期,中美關系正面臨建交以來異常嚴峻復雜的局面。
美國國防部24日公開一段視頻,記錄本月中旬,美軍一架P-8A巡邏機飛越南海的全過程。當美軍機接近南沙島礁空域時,中方先后用英文和中文警告驅離。
當地時間2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新聞稿,宣稱將24家在南海參與修建人工島的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對12名相關中國公民實施簽證限制。
在本就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遭遇重擊恢復緩慢的時候,中美緊張局勢升溫,對我國的商品出口都有著利空影響。尤其是美國方面,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反復變臉,對紡織行業來說,又蒙上了一層霧。
果然,美國近日又開始對產自中國的商品進行打壓。
日前,航貿朋友圈都收到如下通知:
按照美國海關邊境要求,即日起通過所有渠道發往美國的貨物,外箱以及產品上都需貼上“Made in China”標簽,否則當地不允許進口!
美國對原產地證嚴查,企業出口來說,不單單是提高了關稅,更可能面臨退貨、沒收貨物或者罰款等風險!
后疫情時代,我國紡織業外貿出口保持緩慢增長,在中美關系緊張形勢下,美單也仍舊在下達,這最終還是得益于我國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仍舊不能被替代。
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鏈完整是最大的核心競爭力
近幾年來,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業迅速崛起,依靠其人工紅利及成本優勢,搶占原本屬于中國的紡織市場,不少原本屬于中國的歐美訂單紛紛轉移。但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業仍舊不能與我國相提并論。
以越南為例,前幾年轉移去越南的紡織企業無非是看中了越南低廉的人工成本以及可以規避出口到歐美的關稅。但越南紡織產業鏈不完整,越南超過八成的紡織原料和輔料都從國外進口,而最大的來源,就是中國。尤其是在疫情之下,越南這個缺點更加暴露,原材料不能從中國進口,導致訂單無法按時交付。
而我國從原料、紡紗、織造到成衣加工,可以說擁有了全球最完備的服裝紡織產業鏈,這正是它作為世界服裝工廠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它與其它任何國家之間最大的差距。
后疫情時代,在國家政治局面不穩定的形式下,外貿單子依舊砸向中國紡織業,凸顯了中國紡織業完整產業、產品質量優的特點。“金九”就在眼前,即使多數紡織企業仍然表示受疫情影響“金九”行情將不及預期,但小編還是認為基本剛需還是存在的,畢竟中國紡織品一時之間沒有其它國家可以代替,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一時之間也難以撼動。
內貿方面,將迎來雙十一、雙十二等電商季,按照往年的銷量來看,電商季可以拉動部分企業訂單;外貿方面,又有美國圣誕季,以上述這500萬米美單為縮影,在一時之間難以找到合適的供應商,美國客戶還是會將訂單下達,其它外貿客戶或許也將如此。
來源:網絡、中國綢都網、中國輕紡原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