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縫制設備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如何突破成長天花板
杰克股份
振盛車間,技術工人在組裝縫紉機。
下半年,縫制設備行業回暖,杰克股份平縫車間生產忙碌。
8月18日,臺州通過了“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稱號的復評,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所組成的評審組認可之下,繼續致力于提升“臺州縫制設備”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開創新的發展篇章。
臺州,是全球最大的縫制設備生產和出口基地,產業集群規模全球第一。2019年,全市工業縫紉機年產量約320萬臺,占國內份額50%左右,占全球份額40%左右,其中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以及模板機產量約占國內份額的70%,全球的60%。中國縫制行業前十強,臺州企業占六強——杰克、中捷、美機、匯寶、新順發、琦星。實現總產值230億元左右,其中規上工業產值72.15億元,出口交貨值27.35億元。
作為臺州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臺州縫制設備產業鏈條發展如何?
>>>產業鏈條相對完備,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賴外購
從1979年第一家黃巖縣下陳縫紉機零件廠成立,到1984年開辦黃巖縣第一縫制廠,引入上海工程師生產包縫機、平縫機,當時的“奔馬牌”一躍成為各大縫紉機展銷會中的一匹“黑馬”,臺州就此與縫紉機結下不解之緣。
經過四十余年的積累和發展,截至2019年,臺州共有規模以上縫制設備企業40家,零配件企業150多家,已建立起相對完整的零部件、整機制造和銷售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條。
“在下陳,基本上能完成整個鏈條各環節的生產。從毛坯、鍛造,到內部精細零件,技術上沒有什么大難題。只是橡膠制品、電控等零配件,外部采購的成本更低。”浙江振盛縫制機械有限公司創始人、執行董事洪萍介紹,振盛在2019年進入了中國輕工業縫制機械配套行業十強。
除了振盛,臺州的十強選手還有琦星電子和滬龍電機。臺州的零部件行業一改過去小散弱的家庭作坊形態,隨著區域產業升級需要,一批優勢企業在近些年開始步入發展快車道。
以琦星電子為例,該公司專注縫紉機伺服電機及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其已完成由伺服電機向步進電機的升級,成為全球縫紉機電控和電機行業的單項冠軍,不但實現了國產替代,而且從2019年開始反向出口日本重機等國際一線品牌,行業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振盛也通過了日本重機長達一年時間的考察,在2019年4月底達成合作協議,成為對方的代工企業和配套企業。
雖然這些企業在相關零部件領域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但旋梭、機針、球連桿、軟件等其他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賴外購,尚未形成整機與核心零部件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這些配件主要從山東、江蘇、河北等地區進貨,臺州的人工費太高,本地可以生產,但是沒有必要。”臺州市椒江區縫制設備行業協會秘書長阮孟康說。
而與日本、德國等相比,關鍵配套上,臺州的核心技術仍較落后,系統集成化能力偏弱,工藝、質量不夠穩定,依然有較大差距。
>>>產品多樣化,但仍處于價值鏈中低端
除了普通的平縫機、包縫機,臺州縫制設備行業企業制造能力極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許多縫紉機生產企業看準時機,迅速轉型,憑借扎實的基礎做起了點焊機、花邊機。在口罩、手術衣制作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沖抵了普通服裝市場的負面影響。
近兩月來,疫情影響漸退,行業逐漸恢復人氣。杰克、寶宇、美機、上工寶石等企業都開始大量招聘工人,以滿足日后的擴產需求。
但在繁榮景象之下,產業鏈價值偏低的問題仍不可忽視。從內部環境看,當前臺州仍以“平包繃”機型為主,同質化嚴重,市場價格競爭激烈,一臺普通“平包繃”機型的凈利潤不到5%。從外部市場看,由于臺州智能機、特種機等高端機相對缺位,導致終端客戶也偏向中低端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南美等服裝生產企業。
“智能裁床、模板機、羅拉車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凈利潤大多達到15%以上,高端箱包縫制技術、汽車產業縫制技術、家用機市場等也被歐洲、日本等壟斷。”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認為,整機低效益發展傳導到零部件供應商,進一步抑制了整個產業集群的良性發展,也導致行業的整體薪酬水平和技術研發投入不穩定,人才易流失,研發進展慢。
今年以來,臺州縫制設備企業仍堅持苦練內功,產品升級步伐加快,以杰克的智能縫制單元、裁床、鞋機,匯寶的厚料機,川田的模板機,衣拿的吊掛系統等為代表的特種機、高端機正不斷發力。
目前,杰克的特種機產值占縫中設備比例已達22%。匯寶集團與德國杜克普的合作成果不斷釋放,厚料機競爭力已穩居國內前茅,2019年匯寶集團縫紉機板塊實現產值8.7%的逆勢增長。
“今年上半年,接了20臺航空航天領域的模板機,開始涉足軍工領域,進入試樣環節。”洪萍說,攻克行業技術難題,進入高附加值市場,是振盛的長遠目標和追求。
在既有優勢下,通過并購重組、品牌提升、市場拓展等方法,龍頭企業致力于發展高端產品,打造全球縫制設備產業高地。
>>>延長產業鏈,縫前縫后設備初具規模
除了做強配套鏈和升級產品,產業鏈的延長也被越來越多臺州縫制設備企業納入發展規劃,成為下階段的重點工作。
杰克開始拓展縫前鏈條。其收購的拓卡奔馬機電科技,主要生產縫制工藝前端處理相關的裁床、鋪布機等設備。2019年,該公司的裁床營業收入約5億元,在市場上能夠與法國力克、格伯等知名產品一較高下。
新順發等公司也已組建團隊,積極投入到小裁床的研發與試生產過程中。
衣拿科技則是縫后市場的典型代表之一。該公司主營的智能懸掛系統(智能衣架),廣泛應用于紡織服裝企業內部的成衣流轉環節,主要合作客戶不乏國內外知名大型服裝制造企業。而該技術優勢也使其產品設計能力不再局限于紡織行業,該公司已開始承接永輝超市等大型商超的新零售訂單,為之提供內部物流系統解決方案,商業想象空間巨大。
同樣在2019年,杰克與上海歐洛特公司合資設立了浙江衣科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軍針織設備和智能吊掛系統領域,加快面向全產業鏈生態型布局。
曼克斯科技則針對特性材料研發縫后設備,正加緊研究擴產。
“臺州去年的縫后設備產值約3億元,工藝不斷優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未來幾年,臺州縫前、縫后市場會保持高增長態勢,“接下來我市將引導龍頭骨干企業向智能裁床、吊掛、熨燙、定型等縫前和縫后市場拉升,加快確立先期市場地位,實現差異化發展。”
去年4月,杰克通過反復調試,不斷提升網絡穩定性和數據存儲能力,推出物聯網縫紉機,成功試水企業級工業物聯網平臺。
“智能化物聯網技術,變被動為主動,提前快速服務。平臺可采集數據、判斷品質、評價員工效率,在銷售旺季實現全球調配供應鏈資源。同時,打通供應鏈直至客戶端的各個環節,讓中間環節透明化,從原本在網上下單后只能看到下單、發貨情況拓展到可以追溯服裝生產全過程,破解假貨問題。”杰克相關技術研發負責人介紹。
進行模式創新,跳出市場“紅海”廝殺,充分整合全球原材料、設計、研發、制造、物流、服務等優勢資源,打造世界級平臺,則是龍頭企業由制造商向智能制造整體方案解決服務商轉型的必走之路。
頭部企業
布局智能制造 為行業發展蓄能賦能
名片
阮福德:杰克集團董事長
記者:疫情對杰克的影響如何?杰克是如何審視這次疫情的?
阮福德:全球疫情的暴發,對下游紡織服裝行業影響較大,市場需求普遍下降,上半年產量有所下滑。
但是,衣食住行,只要人還需要穿衣吃住,縫制設備就還有市場,縫制設備行業是一個能夠可持續發展的行業。而且縫制設備行業有它自身的周期性,前兩年剛經歷井噴式發展,如今正處于調整期,這次疫情加劇了調整的力度。
我們董事會通過對比歷史數據與行業規律,認為未來一到兩年,縫制設備行業將會有強勁的反彈。經歷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們知道,下跌越深,反彈越強勁。
因此,我們認為,后疫情時代,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我們對縫制市場仍然充滿信心。我們堅信,待疫情趨于穩定,市場會迎來爆發。所以,在這個艱難的時期,不論是生產還是研發,我們仍然在持續招人,持續投入。
進入下半年,隨著消費市場的復蘇,縫制設備的整體行情都有了明顯的回暖。
記者:疫情加劇行業調整,杰克是如何應對并規劃未來的?
阮福德:疫情之下,行業迎來“內挖潛力、凝練內功”的機遇,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杰克能夠一飛沖天,靠的就是提前蓄力。這個時期,高質量發展會進一步加快,產業升級也將提速。
數字化轉型升級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新趨勢,工業企業加快物聯網建設是必然的。智能制造是縫制設備行業和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杰克致力于成為服裝智能制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這些年通過海外并購、自主創新等措施,也整合了很多資源。
目前,杰克已構建以智能縫制設備為主場景、工業物聯網為基礎,融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服裝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打造數字化服裝工廠。通過物聯網技術,將裁床、縫紉機、吊掛等單臺自動化的機器,組成智能化的縫制單元,最終實現平臺化發展。
讓產業數據化,讓數據產業化,這就是杰克正在努力的方向。
記者:臺州縫制設備產業鏈存在哪些薄弱環節?
阮福德:經過多年的發展,臺州縫制設備產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但產業內部仍存在著關鍵配套缺位,旋梭、機針、球連桿、軟件等其他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賴外購。
企業的競爭實質是產業鏈的競爭。疫情之下,縫制設備企業的產業鏈要加快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降低風險。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我們也正在助力并推動臺州縫制設備產業補齊配套鏈,補強產業鏈。我們將以籌建中的智能高端縫制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二期為平臺,以園區先進智能化產業技術、人才、生產要素等優勢,進行精準招商,計劃引進20家左右生產核心功能部件的國內外配套企業入駐,從而建成臺州智能縫制設備全產業鏈的世界級生產基地。
說鏈補齊“短板”做強臺州縫制設備產業鏈
名片
謝洪方:市經信局縫制設備產業分管領導
臺州是全球最大的縫制設備生產和出口基地,經過多年發展,集聚了一批行業優勢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
近年來,臺州市委、市政府緊扣“制造之都”建設戰略目標,持續推動臺州縫制設備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繼2017年縫制設備行業被列為臺州市七大千億產業集群之后,今年我市又將其列入“456”先進產業集群(4個有國際影響力、5個國家級先進、6個國內有影響力)進行培育,并明確了打造“世界級縫制設備產業基地”的目標定位。
當前,縫制設備產業內部存在著關鍵配套缺位、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補齊“短板”,完善產業鏈并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是臺州縫制設備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來,我市縫制設備企業產品升級步伐加快,以杰克的智能縫制單元、裁床、鞋機,匯寶的厚料機,川田的模板機,衣拿的吊掛系統等為代表的特種機、高端機正不斷發力。同時,縫制設備行業還從縫中向智能裁床、吊掛、熨燙、定型、面料等縫前、縫后市場延伸。預計未來幾年,臺州縫前、縫后市場會保持高增長態勢。
在關鍵零部件這一產業鏈“短板”攻克方面,目前,我們已經排摸并形成85家全球縫制設備行業整機及關鍵零部件企業招商目錄清單,編制了《全市縫制設備行業招商方案》。接下來,我們將服務杰克公司在臺州灣新區開展縫制設備產業鏈精準招商,重點招引一批國內外旋梭、機針、球連桿、軟件等細分領域優勢企業落地臺州,做強產業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