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出口:退稅率部分利益被外商享受
我國連續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分析人士表示,出口退稅提高后,國外進口商會以出口退稅率上調為借口,要求出口企業降低報價,國家上調出口退稅率的部分利益從而被外商擠占。
中新社援引上海證券報2月12日的報道稱,我國于2008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連續提高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度發布《關于提高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的通知》,明確從2009年2月1日起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到15%,調整涉及3,325個稅號,并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財政部研究所所長賈康此前透露,財政部門對紡織企業的扶持在出口退稅方面理論上仍有空間,其個人認為今后不排除提高到17%。
廣州一位長期關注外貿情況的人士指出,出口退稅的增加,的確能減輕企業的部分負擔,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她說,現在的問題是,海外客戶不下訂單,工廠也就產生不了利潤,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出口產品外部市場需求低迷的現狀。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企業國際議價能力普遍較弱,國外進口商以出口退稅率上調為借口,要求我國企業下調出口報價,國家上調出口退稅率的部分利益可能被外商擠占,政策刺激效果可能會被削弱。
廣東外經貿委有關人士表示,普遍看來,工廠的外貿訂單下跌了三、四成,目前尚未看到回升的跡象。
據杭州市人力資源市場的統計,首個工作日人流量約500人次,與08年基本持平。共有300家單位提供了4,329個工作崗位,相比08年大幅減少,08年節后首日有687家單位提供了8,025個工作崗位。溫州市首日到職介中心登記的企業有936家,比08年同期少了119家,沒有登記招工的企業基本上是外貿、制造業企業。
東莞市外資企業協會作了一個估計,在廣州、東莞和深圳三個城市的45,000家工廠中,有9,000家工廠預計將在春節前后關閉,這意味著將有270萬工人面臨失業。
鑒于紡織服裝行業面臨困難,廣東、江蘇等紡織大省08年陸續出臺一些扶持措施。08年下半年,廣東省財政廳安排1.6億元,對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的一般出口貿易給予退稅征退差資助,安排0.5億元支持企業在美國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開拓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安排1億元推動廣東自主品牌商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