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印兩國對鞋等進口產品設限
近日,記者從寧波檢驗檢疫局獲悉,最近巴西、印度分別對進口產品限制,將對寧波出口產品產生較大影響。
據了解,巴西于2009年新年開始啟動一項新的進口許可證制度,玩具、鞋子、成衣和照相機等24種進口產品需申請進口許可證。而印度上周以含有有害物質而突然宣布一項對中國玩具為期六個月的禁令,禁止幾乎所有的中國玩具,同時,正著手制定一系列強制性針對國產和進口玩具的衛生標準。
巴印兩國對進口產品分別設限,都是源于相應的國外產品進口速度過快,嚴重威脅其國內產業。據巴西官方統計,2008年巴西貿易順差為247億美元,與上一年相比下降了38%,巴西與中國雙邊貿易總額為364.42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巴西第二大貿易伙伴。而在印度,中國玩具自1997年后一度占據印度80%的玩具市場份額,目前印度市場上60%的玩具為中國制造,總值約為5億美元。禁令實施后,印度Hanung玩具公司的股市已遞增了20%,玩具銷售量有望激增30%。
巴印兩國的限制將對寧波出口產品產生較大影響。近年來寧波產品在巴西市場占有率穩步擴大,對巴出口呈現有序增長,涉及企業近700家,出口主要為輕工和機電產品,大到機械器具、通訊設備、家具、家電,小到紡織鞋靴、燈具、嬰兒車、玩具、工具零件。2008年共出口巴西達6074批,貨值超過2.3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和43.8%。寧波對印度出口的玩具共82批,貨值146萬美元,較上年分別增長24.2%和2.8%,呈現良好的上升趨勢。
因此,針對巴印兩國的限制,寧波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企業,密切跟蹤許可證和禁令及其衛生標準的發展狀況,詳細了解相關技術標準,早作準備,在申請許可、合法進入上下功夫,盡量避免由于不熟悉對方的管理制度所造成的貿易損失。
同時,企業應樹立長期作戰、逐步站穩腳跟的戰略思想,走高品質、高科技、美觀耐用、價錢適中的有競爭力產品路線,讓“中國制造”品牌深入人心,用質量勝過一切反擊國外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
政府相關部門一方面應立即將相關信息告知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應立即與對方特別是印度進行交涉,指出其禁令的不合理性,督促其盡快解禁,維護我出口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