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杰:等待走上被告席的秀水街
我的手中有一張上世紀90年代初期秀水街的老照片,那時候的秀水街沒有現在的銷售大樓,人們都蹲在路邊練攤,賣老玉米的、賣襪子的、賣服裝的,各種神色的人慢慢悠悠地走在秀水街上,那時候的秀水街因為仿名牌而名揚海內外,很多人來秀水也是為了淘仿名牌貨。
這些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秀水也開始變臉,開始了一系列為維護知識產權而進行的整頓。在中國和美國知識產權的談判桌前,商務部派出的代表來自秀水街。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基金,向攤主收取10萬元的信譽保證金,給賣民族品牌的商戶一年減免一半租金,可以說,在轉型的過程中,秀水街的管理者用盡了心思,攪盡了腦汁。
在此次封攤事件中,秀水街公司被攤主聯合告上了法庭,對于當被告,秀水街的管理者并不緊張。“我們希望通過法院的判決,明晰我們對于商戶到底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管理職責。目前我們的狀況是有限權力卻要承擔無限責任。”面對記者,秀水街公司總經理汪自力說了這樣一番話。
在這次封攤沖突事件中,攤主們對于秀水街的執法權限提出了質疑。
《北京市生活消費品、生產資料市場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四款的規定,市場服務管理機構發現商戶違法行為后應及時制止,并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根據這個規定,認定違法行為和對違法者進行處罰都應該是工商行政部門,秀水街市場根本沒有封攤的權力。而“繳納5000元維權費,則可把停業整頓的時間由7天改為3天”的規定在攤主們看來更是違法。
然而,兩家公司的“和解協議書”是在法院的調解下簽署的,難道對于協議書的內容與法律法規相沖突的事實法院也予以支持嗎?面對記者的追問,汪自力只是無奈地笑笑,之后,他給出了“城下之盟”的解釋。
“法院此次的判決推翻或者支持協議書的做法對我們都很重要,我們希望有人把游戲規則定一下。”汪自力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法律的正義和公平,因為,只有討到了說法,才能終止以往“公證打假”帶來的種種管理上的困境。
面對漫長的訴訟之路,秀水街的打假之路,還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