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根廷貿易爭端升級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貿易保護主義風潮抬頭。南方共同市場(簡稱南共市)的兩個重要成員國巴西和阿根廷近來發生一系列貿易爭端,雙邊經貿關系驟然緊張。
貿易沖突
阿根廷政府10日宣布進一步加強對進口產品的限制,提高800余種進口產品的“參考價格”。這項措施對來自巴西和亞洲地區的進口產品影響最大,引起巴西政府和企業界強烈不滿。阿根廷政府從去年10月開始采取了一系列限制進口措施,其中包括為進口產品設立“參考價格”,如果商品進口報關的價格低于“參考價格”,阿海關就以涉嫌低價報關逃稅和傾銷等理由展開調查。
巴西圣保羅州工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里卡多·馬丁指出,受此影響,巴西不少產品無法獲得進口許可證,不能像過去那樣正常出口到阿根廷。巴西圣保羅州工業聯合會主席保羅·斯卡夫要求巴西政府采取類似報復措施,保護本國利益。
巴西總統盧拉警告說,目前巴西和阿根廷間的貿易問題令人擔憂。如果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南共市一體化進程將受到嚴重負面影響。他批評阿政府試圖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解決國內經濟問題是“錯誤想法”。
對此,阿根廷方面予以強硬回應。阿根廷外交部長塔亞納13日表示,阿政府此舉是為了捍衛本國正當利益,保證勞工和就業。阿根廷外交部負責國際經濟談判的官員內斯托爾·斯坦卡內利說,阿根廷同巴西的貿易較長時間以來都是巨額逆差,這是“不正常現象”,應采取必要措施使雙邊貿易趨于平衡。
阿政界、企業界人士還回應說,巴西的貿易保護措施比阿根廷還嚴重。巴西對40%的進口產品采取非自動進口許可證制度,而阿根廷僅對4%的進口產品采取類似限制措施。
歷史現實
近年來巴西和阿根廷的雙邊貿易迅速發展,成為推動南美地區貿易一體化進程的發動機,兩國的貿易額占南共市貿易總額的90%左右。如今巴西已成為阿根廷第一大貿易伙伴,而阿根廷則是巴西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巴西和阿根廷如果展開全面“貿易戰”,將使南美地區一體化進程嚴重倒退。
長期以來,阿根廷在兩國雙邊貿易中一直處于逆差,去年逆差額達到43.44億美元,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8.4%,阿根廷政府和企業界對此頗有微詞。由于前幾年巴西和阿根廷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兩國對外貿易整體上都實現順差,因此這一矛盾被暫時掩蓋。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得巴西和阿根廷的生產和貿易嚴重滑坡,雙方矛盾開始顯現和激化。今年1月,巴西的貿易逆差達到5.18億美元,創下最近8年來逆差最高紀錄。巴西圣保羅州工業聯合會日前公布的調查顯示,自去年9月以來,作為巴西經濟中心的圣保羅州已有至少20萬人失業,其中僅去年12月就有13萬人飯碗不保。
阿根廷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去年第四季度阿根廷經濟增速創下近6年來的新低,環比甚至下降了0.3%。在外貿方面,去年第四季度,阿根廷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額分別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10.9%和5.7%,是最近5年來季度出口首次出現下降。由于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下跌,預計2009年阿根廷的外貿順差僅為2008年的一半。
此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巴西和阿根廷貨幣對美元匯率都出現不同程度貶值,但是巴西貨幣雷亞爾的貶值幅度大大超過了阿根廷比索,使阿根廷在兩國貿易中處于更加不利地位。正因如此,阿根廷從去年10月開始對進口產品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從巴西進口的產品成為阿方限制的重點之一。
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統計顯示,今年1月巴西向阿根廷的出口大幅減少了50.8%,阿根廷向巴西的出口也銳減了47%。因此,兩國都不希望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巴西總統盧拉和外交部長阿莫林明確表示,巴西政府不會對阿根廷采取貿易報復措施,希望通過雙邊談判和南共市內部機制解決爭端。
據悉,阿根廷經濟部長、外交部長和生產部長計劃下周前往巴西利亞,和巴西政府官員展開磋商。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也計劃在今年3月訪問巴西,同盧拉討論如何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挑戰。
中國問題
在巴西和阿根廷的貿易爭端中,中國產品可能受到牽連。阿根廷工業聯合會副主席奧斯瓦爾多·里亞爾說,巴西工業部門真正應該感到擔憂的不是阿根廷而是中國。他聲稱中國產品是整個南美地區工業部門的威脅,并呼吁巴西和阿根廷企業界停止內訌,聯手抵制中國產品。
中國目前是巴西和阿根廷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兩國的貿易關系日益密切。巴西和阿根廷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則以資本貨物和消費品為主。
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下跌,很可能使巴西和阿根廷今年向中國的出口下降。為平衡對華貿易,兩國已經對中國進口產品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果這兩個南美大國將貿易“焦點”轉向中國,將對中國出口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