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80后服裝從業者的生存與夢想
還沒過完正月初九,周慧就匆匆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車。實際上,她所在的服裝工廠正月十五才正式開工,她之所以從湖北潛江老家提前回到深圳,關鍵是“覺得假期太長了,在家呆著沒意思”。
?。玻埃埃改辏鹑陲L暴席卷全球,作為中國對外的前沿陣地,深圳感受到刻骨寒意。生活在深圳這個快節奏的城市,周慧幾乎每天都聽聞某某服裝公司人去樓空、某某廠一夜倒閉之類的消息,身邊也有不少小姐妹陡然失業,然后跑來與她商討下一步該怎么辦,是回家還是留守之類的問題。
面對整個經濟環境急劇惡化,周慧難免也有幾分迷茫,因為她總聽見周圍的人在談論金融危機的毀滅性,但她還無法說出到底什么是金融危機,她對金融危機是怎樣發生的,同樣也沒什么興趣。天生樂觀的性格以及過硬的縫紉技術,讓22歲的周慧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期待。
16歲那年,由于家中經濟原因,周慧不得已從高中輟學,經人介紹從潛江來到漢正街打工。她說,剛去漢正街的那幾個月,就是昏天黑地踩縫紉機,什么也不懂。后來,溫州老板覺得她聰明靈敏,出活比較快,做工又細致,就出錢讓她去職業技校學打板,回來主要做樣衣兼看門店。就這樣,周慧在漢正街一呆就是三年,她現在還挺懷念當時的時光:“雖然挺累的,一個月也就一千多塊,但天天很高興,老板對我特別好,把我當女兒看。”
2005年春節,周慧回到老家,從廣東打工回來的老鄉告訴她,做服裝應該去深圳,工資高,環境好,還能學到不少東西。節后,周慧就毅然收拾行李,跟隨同鄉去了深圳。
初去深圳的日子,周慧雖然感到新奇,可她認為深圳盡管繁華,但似乎并不適合她。之前,她在漢正街一個不到十人的家庭作坊里干活,忽然要適應一個幾千人的工廠,難免有些無法適應。第一份工作,她干了不到三個月,原因是工頭經常亂扣錢,還歧視新人,她覺得自己沒有受到起碼的尊重。第二份工作也只呆了半年,公司就倒閉了,還欠著兩個月工資沒發。就在她考慮是否該返回漢正街時,有認識的同鄉介紹她去了一家港資女裝工廠。
這家管理嚴格、用工規范的工廠,為周慧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門,也讓她漸漸產生了歸屬感。周慧俏皮地說:“知道么,我現在是組長,管十多個人呢,忙的時候一月能拿二、三千,香港公司的人還說我現在算個標準的80后藍領。”
2008年,新勞動法頒布后,周慧和公司簽定了新合同。現在,她一周休息一天,底薪是1200,閑暇的時候她喜歡跟香港公司的同事學英語。國慶期間,她還和同事順便去了趟香港,“雖然沒什么錢買東西,但逛逛也挺有意思。”
可以說,周慧正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典型代表。相關資料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年齡大約在18-25歲之間。與上輩相比,她們的生存狀況已發生很大改變,觀念也隨之變化。她們大多沒有務農經歷,初高中畢業,職業期望值高,打工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回家蓋房子,而是帶有“闖天下、尋發展”的目的。
一輩子踩縫紉機,也并非周慧的理想。這兩年,她準備用近年攢下的積蓄去上學,“我想去學服裝設計,將來可以坐辦公室?;蛘呋匚錆h開個店,賣自己做的衣服,時髦話叫設計工作室。你覺得這想法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