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鞋類等零售市場形勢不容樂觀
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實體經濟衰退和消費者信心低迷導致歐美服裝零售市場一片蕭條。目前,除采取低價策略的沃爾瑪等極少數零售商還能夠維持增長之外,其他大部分零售商已不同程度受到沖擊。
一、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導致消費者大幅削減支出
美國:據美國商務部統計,10月份美個人支出較上月下降1.0%,為2001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零售額下降2.8%,為歷史最大降幅,其中服裝專賣店(不含超市、百貨店等)零售額下降1.4%。
根據萬事達信用卡咨詢機構調查報告,由于消費者對整體經濟和就業市場“心存憂慮”,11月份前兩周,美國市場服裝類商品銷售額同比下滑19%。其中女裝下滑19.7%,男裝下滑20.5%。而在九、十月份,服裝銷售額同比分別下跌5.5%和12.2%。
根據高盛-國際購物中心協會公布的美國37家大型連鎖商調查結果,今年11月37家零售商的同店銷售額下降2.7%,是該統計創立近40年來最差結果。若不計沃爾瑪,銷售額同比更是急跌7.7%。
歐元區:據歐盟官方統計,三季度歐元區15國家庭支出比上季度下滑0.2%,為1995年以來最大降幅。10月份,歐盟27國零售額比上月增長0.3%,但比去年同期下降0.8%;歐元區15國零售額比上月下降0.8%,比去年同期下降2.1%,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英國:據英國零售協會統計,英國零售額11月同比下降2.6%,為連續兩個月下降。據Verdict咨詢機構預計,明年英國除超市外的零售額將出現下降,主要零售商的利潤將減少53億美元左右。
日本: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10月份零售額同比下降0.6%,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大型零售商銷售同比下降4.3%,為連續第七個月下降。據日本連鎖店協會統計,10月份,日本全國超市銷售額同比減少1.6%,為連續三個月下滑,其中服裝類產品大幅下滑10.8%,已連續34個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消費者轉向“廉價打折商品”趨勢明顯,零售商打折力度加大,低價超市成為受益者。
服裝類商品是受消費者信心和節約傾向影響較大的商品。由于消費者減少對高價商品的購買,轉而增加低價生活必需品和打折商品支出,歐美中高檔服裝零售商受影響較大。
以低價著稱的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是為數不多的受益者之一,其美國零售店11月同店銷售增長3.4%。而價位檔次比沃爾瑪稍高、非必需品(如時裝和家居品)銷售占更大份額的美國第二大超市Target,11月同店銷售額則減少了10.4%。
與低價超市相比,中高檔百貨商店受到的沖擊更大。11月,美國各大百貨商店銷售均大幅下滑。JC Penney 同店銷售額下降11.9%,Macy’s銷售額下降13.3%,Kohl’s下降17.5%,Dillard’s下降9%。
那些堅持不打折或打折力度較低的零售商也嘗到苦果。如美國青少年服裝零售商Abercrombie & Fitch為維持品牌形象,未采取減價促銷策略,11月份同店銷售額急跌28%。
在英國市場,第一、二大百貨商店瑪莎百貨和Debenhams紛紛提前進入折扣季,降價20%吸引顧客。英國廉價服裝零售商Primark今年的銷售額增長21%,利潤增長17%,成為英國服裝銷售為數不多的亮點。
三、零售商倒閉破產和店鋪關閉大幅增加。
據美國國際購物中心協會估計,今年美國關閉的零售店鋪將達6000家左右,比上年猛增25%。受累于經濟不景氣,倒閉破產的零售商數量大量增加。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歐美已有十余家大型服裝、家居零售商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包括美國大型連鎖百貨商店Mervyns、美國服裝零售商Goody’s Family Clothing、英國大型連鎖超市集團Woolworths、英國老牌時裝公司Hardy Amies公司、美國西部服裝服飾零售商BTWW、美國休閑服零售商Steve & Barry’s、美國女裝零售商B Moss、美國進口家居用品連鎖店Bombay、美國家居用品零售商Linens ‘N Things、美國鞋類連鎖店Shoe Pavilion等。
與此同時,那些尚未陷入破產境地的企業也紛紛收縮陣線,大量關閉業績不良店鋪,減少資本支出,延遲開設新店計劃。眾多美國大型服裝、服飾、家居零售商,包括凱馬特超市、家得寶超市、Macy’s、Bloomingdale’s、The Dillard’s、The Gap、Talbots、Ann Taylor、Charming Shoppes、Eddie Bauer、Pacific Sunwear、Cache、迪斯尼、Kirkland’s、Zales、Foot Locker等,都宣布了店鋪關閉計劃。
四、零售商向供應商轉移壓力。
由于銷售低迷、庫存增大,一些零售商開始給供應商增加新的苛刻條款以轉移壓力。例如,英國最大的超市特易購Tesco自今年12月1日起,將其對全球非食品供應商的付款期限從30天延長到60天,以期獲取額外現金流,此舉將大大增加其供應商的資金壓力。一些零售商(如英國低價零售商Peacocks)削減供應商的信用保險額度,加大了供應商收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