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外貿增長能否持續
1月,全國僅3個省份外貿正增長,四川位列其中,延續了近年來的高增長態勢——
在世界金融危機仍深未見底的2009年初,我省外貿出口1月逆勢增長,以17.5%的增幅名列全國第三。支撐這種“非常規”增長的動力何在?四川外貿如何持續增長勢頭?
逆勢增長:外經帶動、政策效益
受金融危機沖擊,1月全國進出口同比下降近3成,四川進出口高出全國約20個百分點。
由四川東方電力設備聯合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為代表的外經企業成為我省1月出口增長重要支撐力量,占全省出口總額近3成。新生力量也不斷涌現,去年同期無出口的電力設計咨詢公司和成都建筑工業設計研究院,進入了1月全省出口50強的行列
表現突出的還有紡織服裝、鞋類等傳統優勢勞動密集型企業,分別增長超過30%和60%。自去年8月以來,我國先后4次上調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政策效益得以顯現。由此傳遞的重要市場信號是,金融危機對上述剛性需求產品的影響并不大。
“外力”也貢獻了可觀的出口增量。我省承接產業轉移而來的峨眉山金威利鞋業有限公司、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捷步鞋業有限公司,創造了近千萬美元的出口額。
樂山的做法也頗有新意:進軍高端市場,通過高端市場檢驗“樂山造”的產品水平,并以市場為指針促進當地產業提檔升級。
增長中的壓力
不過,與出口相比,我省進口1月下降近4成。鑒于我省進口幾乎全部為加工貿易服務,在進口負增長的情況下,今年我省外貿能否保持增長勢頭,令人擔憂。
此外,全省21個市州中僅4個市州出口增長,也透露出形勢的嚴峻性。從全國來看,廣東省、江蘇省和上海市等城市出口均大幅下降3成左右,這對于處于產業鏈上游的四川來說,繼續保持外貿增長的壓力增大。
省商務廳外貿處負責人表示,擴大出口具有綜合帶動性。據財政部門測算,輕紡產業每出口1萬美元,就將帶動3-5人就業;伴隨著近5年來全省外貿的高速增長,我省機電、高新技術產業也有長足發展。因此,在當下擴大外貿出口,以“貿”帶工,將為我省實體經濟抵御金融危機沖擊、在災后恢復重建關鍵時期帶動就業,起到重要作用。
優勢堅定信心
近日,省政府出臺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不僅要確保外貿穩定,且要較快發展。底氣從何而來?
省商務廳副廳長劉欣說,最大的底氣在于我省高附加值的產品結構。通過近年來產業結構調整,我省出口產品中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已從過去的30%發展到去年的50%。
另外,我省民營企業出口業績年均10%的增速引人矚目。省商務廳外貿處預計,該群體有望在去年出口占比50%的基礎上,今年上升到55%,成為支撐我省外貿出口的重要力量。
省商務廳對市場需求的調查顯示:去年我省除北美市場外,對其他區域市場出口增幅均超4成,我省出口產品中需求彈性小的消費產品占有相當份額,其中重裝、成套設備等我省優勢機電產品出口市場仍有較大需求。
以對外工程承包帶動出口,正在成為目前我省出口的最大亮點。劉欣表示,從目前項目實施進度看,成套設備出口今年將呈穩定增長趨勢。當前人民幣匯率穩定、原材料價格下降,也為川企發展海外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