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轉型的關鍵之年
- 2009年會是什么樣的?
雖然有著各種預測和判斷,但大家用得最多的詞是不確定。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會消退嗎?中國經濟能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嗎?全行業的發展形勢會好轉嗎?
外部因素無法左右,但是能有一個什么樣的2009,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態度。
首先,信心值千金。普遍的預測認為,在2009年,經濟危機的程度還會越來越深,比較樂觀的估計,2010年中國會比其他發達國家早點走出經濟危機,2009年將成為經濟危機的主要承擔年,中國會在一個充滿壓力的氛圍中度過。而要不被壓垮,必須有信心。這種信心來自對自身優勢的清醒認識,來自對市場的準確把握。不久前出臺的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更為這種信心增添了支撐的力量。
其次,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危機來臨的時候,能否生存和發展,關鍵是核心競爭力。據報道,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一方面有工廠倒閉,另一方面在廣東東莞2008年1月至10月新注冊企業高達14889家。關閉的企業中,70%投資金額在100萬美元以下、90%員工人數少于300人,不少仍停留在“三來一補”式經營。從前東莞鞋廠一雙鞋可賣12美元,隨著鞋廠愈開愈多,一直壓價到9美元一雙。現在一部分劣質企業倒閉后,生產資源集中在一些優質企業,便有更大的議價能力,一雙鞋售價又升上12美元,加上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調,那些抓技改、重研發、做品牌的企業不但未受倒閉潮影響,反而壯大起來。對有些企業來說,當前的形勢帶來了機遇。抓住這次機遇,利用增值稅轉型、國家鼓勵裝備自主化、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擴大內需、降息及退稅率提高等一系列政策,盡快轉變思維方式,完成企業的產品、技術和裝備的升級,當氣候轉暖時就可大有作為。
從某種意義上說,2009是行業轉型的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