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風暴來襲,出口服企不敢輕易接外單
服裝轉內銷須克服“水土不服” 打造自主品牌迫在眉睫
受金融風暴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面臨著外貿訂單減少、外貿收款風險加大的危機。
昨日,多家原本專做外貿訂單的服裝企業均表示,由于受金融風暴的影響,企業外貿訂單少了許多,為了讓企業繼續得到發展,他們紛紛開始把企業未來的市場轉向國內市場。如今,僅韓國就有40多家服裝企業在虎門富民商務中心購買了鋪面或寫字樓,為開展中國國內市場做準備。
核心提示
紡織服裝業作為東莞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合計有上萬家服裝企業,在外貿出口額上一直占據著很大比重,有著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點。據海關數據顯示,2008年紡織品(包括服裝和紡織紗線)出口46.6億美元,同比增1.6%。但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東莞的服裝企業和服裝出口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面對2008年國際金融形勢對東莞紡織服裝產業的嚴峻沖擊,有專家直言,擴大內銷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服裝業要學會在危機中尋找新的奶酪。
企業調查
1.風暴來襲 企業不敢輕易接外單
金侶伶是宇蘭服裝廠的老板,來自韓國的她已經做了5年多的美國市場。3年前,由于企業發展的需要,她選擇在虎門開辦了自己的服裝廠。
說起去年金融風暴對她企業的影響,她也不由發出感嘆:“金融風暴對企業的確帶來了一定經濟影響,雖然企業在美國都是些固定的客戶,但他們發出的訂單卻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加上美元匯率的不穩定,以及收款存在的較大風險,所以現在即便有外單,我也不敢輕易地接單。”
國內市場吸引企業眼球
出于企業今后生存發展的需要,她開始看中了中國國內的內銷市場。日前,她就訂購了富民商務中心的檔口,并開設了寫字樓,跨出了她的企業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第一步。
但金侶伶也明白,要在中國內銷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她說,做貿易與做市場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做外貿單,企業只需要負責生產這一環節,而對于產品的設計研發及市場的開辟均不需要有太多的考慮。但是如果自己做內銷的話,企業不僅要重視生產,而更需要重視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產品的終端市場,乃至產品的售后服務。其中最主要一點,就是企業的研發設計,企業產品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需要不斷地更新,不斷有新產品推出,這樣才能夠吸引廣大消費者的眼球。”
金侶伶認為,要把內銷市場做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這卻是她必須做出的選擇。因為企業的發展不能停滯,否則就更難以生存下來。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