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皮革鞋企外銷市場連續低迷
機遇往往蘊含在挑戰和困難之中。近期,高層動向和中央部委一系列舉措表明:皮革行業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近幾年來,皮革行業處境艱難,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增多、出口政策調整、節能減排和社會責任加強、原材料大幅動蕩、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市場風云變化莫測,使得已經在洗牌中的皮革行業雪上加霜。國際國內經濟放緩加劇了行業洗牌的力度和深度,行業困難重重。然而,機遇往往蘊含在挑戰和困難之中。近期,高層動向和中央部委一系列舉措表明:皮革行業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2008年,對中國進出口企業來說是一個充滿噩夢的年份,不少企業經受了超常的打擊和無法估量的損失。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中國皮革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國內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其發展遇到了許多新困難、新挑戰。河北皮革行業和全國皮革行業一樣飽受煎熬。噩夢醒來是早晨,皮革行業應該如何科學分析、判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國際國內形勢,平穩度過調整期,進而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繼續贏得主動,是需要業界人士共同探討的新課題。
2008年,是河北皮革業多災多難的一年。歐盟PFOS指令,迎奧運河北環保風勁吹,全球性金融風暴肆虐,使河北皮革行業飽受沖擊,但有不少業內人士樂觀地估計,這對整個河北皮革業來說只是輕度創傷并無大礙。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外銷市場持續低迷是今年河北皮革業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上世紀末以來這段時間是河北皮革業歷經艱辛磨難的一個時期。2008年,河北皮革業發展的形勢卻更加難以把握:國內皮革服裝革市場仍然持續低迷并進一步萎縮,國外市場多半運作不規范,各種案(事)件對河北皮革業的打擊接二連三,歐盟貿易壁壘案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羅斯政府在2007年出臺了禁止外國人在俄從事零售業的移民新政策,一層層外來壓力使河北皮革業應接不暇、難以招架。同時,國家環保指標不斷提高,皮革皮衣技術更新加快,內外貿市場行情動蕩不穩。如此種種,充分證明皮革業發展形勢難以把握,讓河北皮革業飽受內憂外患之苦,行業進退兩難。
今年,河北皮革業市場可以用“不知所措”來形容,在河北辛集、大營、尚村以皮革、毛皮及皮革毛皮服裝外銷為主的三個地區,五成以上的企業在年初為拿不到訂單而發愁;而在半年,又有五成以上的企業為有訂單不敢做而發愁;年底,又有近五成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積貨壓貨,甚至有一些企業皮革服裝
積貨達到萬件以上,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謂慘重。但市場的發展總是有規律可循的,有行業專家和業內行家預測,目前這種局勢,將給眾多中小型皮革、皮衣、制鞋和箱包生產企業創造更多更大的發展機會,因為中小企業具有包袱輕、專業精、轉軌快的特點。而河北皮革、皮衣、制鞋、箱包等行業的特征決定了其市場的集中度都不是很高,且中小型企業占據了市場的主流位置。思路決定出路,超常規發展的企業一定有超常規的發展戰略。中小型企業謀求更大的發展必須拓寬視野,創新思路,善抓敢放。
歐盟PFOS指令,一度成為讓河北皮革服裝業界十分頭疼的事情。PFOS全稱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s-PFOS),是紡織品和皮革制品防污處理劑的主要活性成分,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產品生產領域,是目前最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具有很高的生物蓄積性和多種毒性,不僅會造成人體呼吸系統問題,還可能導致新生嬰兒死亡,其導致的全球性污染正日漸受到人們關注。
此指令正式生效后,在很大范圍內對河北相關產品出口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皮革服裝生產企業首當其沖。2008年上半年,在河北皮革服裝業界不少人不知道PFOS是什么意思的時候,一些面對歐盟經營的皮革和皮革服裝生產企業老板卻意外地接到了來自歐美的產品質量問題通知單,退單、退貨的呼聲一片,形勢一度讓皮革服裝生企業老板憂心忡忡,不知所措。但經過政企聯手共同尋求質量和技術方面的改進辦法,被業界人們視為頑癥絕癥的PFOS限令被成功化解。
綠色奧運環保風暴行動和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使河北省內一些以小制革而著稱的“制革基地”遭受重創。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皮革、皮草業更是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不僅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也占據了國內皮革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國際上小有名氣的制革及皮革產品的生產加工集散地,皮革、裘皮、制革、制衣、制鞋等應有盡有。從地域上分,這里已形成了眾多各具特色的皮革產品生產基地:有以生產羊皮服裝革、鞋面革和皮革服裝、裘皮服裝而久負盛名的“中國皮革皮衣之都”辛集;有以生產羊皮手套革和以生皮交易火爆著名的留史;有以生產牛馬皮沙發革迅速崛起的無極;有以盛產裘皮服裝、服飾聞名的大營、尚村;有以加工寧夏灘羊皮和碎皮褥子見長的原陽、蔚縣;有以羊剪絨制品而快速發展的南宮、故城。但在北京奧運年,河北皮革業卻遭受了難以想象的窘境,整個河北皮革、皮草產業仍處在一個負重奮進的態勢中。在2008年1月~8月份,辛集錨營制革工業區30%的企業開工不足,另有40%的企業幾乎全年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僅有30%的企業正常生產,前三個季度的市場銷售和地方稅收與上年同比下降了一半還要多。這種狀況在無極、留史就更加嚴重。以上兩個地方都是以小制革著稱,企業規模小而數量眾多,多是正處在轉型期的家庭作坊式小制革企業,污染嚴重,耗能較高,影響廣泛,從2007年開始就被徹底禁止生產,2008年里一些環保不合格的中型制革企業也被“拉閘限電、拆除設備、封存原料、封門關停”,幾乎使當地制革企業遭受到了滅頂之災。在尚村、大營毛皮原料生產基地內,毛皮價格一路走低,各類皮張交易行情都平淡無奇,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度出現皮張無人問津的情況,這在往年是沒有過的。這些小制革企業的關停從表面上看嚴重影響了河北皮革業的生產和發展,但政府和業界卻普遍認為,小制革被重拳治理對整個河北皮革業并沒有造成大的影響,反而加快了河北皮只有抓住機遇,沖破傳統思維觀念,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才能最終掌握市場話語權。在市場整合期,正是皮機行業加強企業自身建設的黃金期,也是皮機制造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戰略機遇期。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