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力:我國產業振興規劃面臨四大難題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春力今日做客人民網“經濟熱點名人訪”,解讀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出臺的背景時認為,我國產業振興規劃面臨四大難題。
第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比較困難。從黨的十七大以后,一直在強調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這是各個行業都普遍面臨的問題,不管是勞動相對密集的紡織輕工產業,比如像服裝、玩具,一些食品造紙印刷等這些行業。還有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高的,像汽車行業,再有屬于高技術產業的,像電子產業里面的硬件和軟件。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各個行業跟國際的先進水平相比較,我們的差距是很大的。而且這種差距如果我們不搞自主創新的話,差距還在擴大。這樣一來,犧牲了環境、資源,得到的東西還很小,所以從十七大以后,包括中央以前的會議,把自主創新、建設自主創新國家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是我們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同時它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因為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慢功夫,不像搞經濟增長速度一樣,上去了項目,可能就能創造出來GDP,而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各種專業的人才的集合,各種試驗條件的集合,相關的各種技術的配套的問題等等。所以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問題,這是第一個難點。
第二個難點是中國的企業結構調整,我國目前很多行業企業規模小。我們的企業創新能力不強,推銷能力不強,綜合集成的能力不強,承包商的能力不強,推出品牌的能力不強。我們的企業個頭大,但是它是生產型的,只是加工那一部分,真正用于技術開發的,產品開發,市場開發,工藝開發,這些方面人很少,機構很小。尤其一些大企業,里面有研發機構的比例都占得很低,像這樣的企業不能做成大企業。這樣的企業必須要通過內部的結構調整,有一些小企業、中企業聯合起來重組,進行優勢互補,使我們的企業能夠變成真正的核心企業,發展空間比較有力量的企業,像這樣的工作也是亟待要解決的。
也就是說,怎么樣能夠創造出我們的航空母艦級的企業,領軍的企業,行業里的核心企業,這樣的企業,不但創造的產值大,市場占有率大,占有率高,它的核心競爭力很強,才能夠具有這么高的產值,這么大的銷售額,這么大的市場占有率。
第三個問題,我們很多的企業,國際市場在萎縮,由于國外不消費了,全球的市場都在縮小,我們能夠分到的蛋糕也要相對縮小那么多。這些生產能力要轉移,往哪兒轉移。我們這次擴大內需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把過去往國際市場上打的產品,拿到國內市場上來,就一個企業的轉型問題。
企業從外銷轉為內銷,這個轉型是很多企業面臨很現實的問題,對國內市場的了解,對國內市場的產品的需求的情況,對于原來的一些配套,變成內銷以后,國外價格可能太高,要轉內銷,企業重新組織的問題等等,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都是比較難的問題。這些在我們的產業振興規劃,特別強調要擴大國內市場,擴大國內需求,比如像汽車、船舶都有這樣的內容。如果是這樣的話,還包括輕工產品等等,都面臨著企業重新重組的問題,重新組織自己的生產,整個的流程的問題。都有調整產品結構的問題。像這些問題也是應該花力氣來解決的問題。
他說,品牌建設也是一個難點。一些紡織輕工企業,有自主品牌的一些企業這次受到國際金融風暴的沖擊就相對小得多,沒有自主品牌,只是給人做貼牌的企業,由于國外的企業不收購了,企業馬上陷入困境。總的來說跟我們的生產能力來比,跟我們所能達到的產品質量來比,我們的品牌建設是相對滯后的。而品牌建設是一個既要花錢,又要費力的工作。有品牌建設的戰略、思路在里面,也有要打廣告等有很龐大的費用,像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