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服企缺工過萬
?。苍拢保啡眨P者從株洲服裝企業人才市場了解到,當地數千家服裝加工企業需要招收上萬名包括縫制工、繡花工在內的生產工人,雖然陰歷正月十五已過,但此地并沒有出現農民工踴躍前來應招的局面,各企業對企業能否招到足額的員工都信心不足。
由于金融風暴的影響,沿海不少服裝生產企業停產或破產,年前曾出現大量農民工提前返鄉的場景。湖南株洲因服裝生產以內銷為主,絕大多數企業生產訂單飽滿,工人需求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許多企業認為過了年后,年前返鄉的農民工會出來謀事,于是,還在新年的頭幾天就開始擺攤招工。到正月十五前后,在往年招工的荷塘區合泰路口處每天擺攤招工的企業達千家之多,但至今也沒出現人們想象中的應招高潮。
筆者采訪中得知,現在各企業最缺的是縫制工、繡花工、裁剪工等,有不少企業也打出了招聘廠長、廠長助理、生產主管等職位的告示。
一位王姓老板告訴筆者:“現在株洲服裝企業技術水平提高很快,繡花機多了,所以繡花工很缺,估計各企業加起來需要上千名這樣的工人。當然,不少企業發展也很快,生產規模擴大,所以那些懂管理、有經驗的廠長、主管是最俏的人才,常常企業為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互相挖這種人才。”
這些招工者對前來應招人總是笑臉相迎,不少企業的招工宣傳版上寫著:“自產自銷、訂單充足、全新廠房、工資月結”,“作息與廣東同步、上下班有規律、節假日晚上不加班”,以及“有夫妻房”等吸引人的內容,他們對應招者不分男女,對年齡和有否專業技能也放得較寬。
一位招工者曾滿意地對筆者說:我這幾天招了好幾個三十多歲的生手(沒有縫紉經驗的人)。
筆者也在招聘現場看見有幾個年輕人,并上前與他們聊了起來。
一個來自湖北監利的男孩告訴筆者,他已在此地和廣東做了七年了,這里的工資水平和福利等已基本與沿海相同,只是這里多數企業工人還是做整衣,沿海則是做流水。不過我認為做整衣雖麻煩點,但自己可學到更多的技能。另兩位不足二十的青年則告訴筆者,雖然金融風暴給沿海不少企業帶來沖擊,但許多人還是習慣地往那邊跑,他們的朋友大多數年后就去了那邊。
在大多數招工牌上,筆者看到的是褲裝生產企業。一位老板說,現在是褲子市場急需貨的時候,株洲是中國女褲的重要生產基地,產量驚人,所以各企業為保證訂單努力在招人,但再過一個月就是時裝企業招工的高潮了。他接著說:“溫總理說要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的問題,我們這里就至少有上萬個就業崗位等待就業者,只怕是這個信息沒有傳出去。”
該老板這么一說,引發招聘現場其他五六位老板共鳴:“要是誰能幫我們把這樣的消息發布出去,引來一大批工人就好了。”
雖然當時春雨正紛紛揚揚地下著,而且當筆者離開招工地時已是下午4點多,早春的湖南已是接近日落歸家的時候,但擺攤招工的人多數還依然不肯離去,人們都在風雨中等待奇跡的發生,招到自已想要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