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紡織 皮革服裝業面臨調整轉型新機遇
備受業界關注的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2月4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之后終于浮出水面。即將出臺的振興規劃,能否為“冬日”里的紡織服裝業照進一縷陽光?能否引領我省紡織服裝業加快調整轉型,盡快走出困境?
最關注出口退稅率的提高
“對于振興規劃,企業最關注的是出口退稅率繼續調高。由于現在紡織服裝業處于內外交織的困境,調高出口退稅率到15%的呼聲一直比較高。”辛集皮革商業城管委會副主任田英申表示。
他介紹說,受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春節后辛集市的皮革服裝企業出現了“開門不開工”的奇怪景象,80%的企業因為沒有訂單,開門后只是在檢修設備,并沒能真正開工生產。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能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對出口比重較大的辛集皮革而言無疑是提振信心、重拳“救市”之舉。
而據業內測算,出口退稅率每上調1個百分點,將增加行業40億元的利潤。
但也有企業表示,在全球需求急劇萎縮的情況下,去年下半年連續兩次提高退稅率至14%,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提振了紡織服裝企業的信心,但對紡織工業整體形勢的改變并不明顯。
寧紡集團總經理徐建林告訴記者,以往這個時候企業的訂單能排到兩個月以后,可如今只夠生產一二十天。在外需不足的情況下,提高出口退稅率對企業經營情況的改善作用并不會很大,并不能創造外部需要。
財達證券研究員徐珊認為,紡織服裝業原本利潤微薄,任何政策利好都對該行業影響巨大,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出臺,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預期有望得到改善,拐點早日出現或將成為可能。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