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賭敗家業 浙江鞋商隕落多
香港文匯報報道,浙商,這個被譽為中國最具希望的商人群體,這個被冠之以“中國的猶太人”的商業部落,卻在2008年被外界貼上了“跑路、自殺、破產”的標簽。導致這些風光一時的商人從高峰隕落的原因有許多,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浙商竟然以因賭敗家的非正常方式突然隕落。
2008年歲末,浙江溫州市城西的鹿城工業區內,溫州黛夢特鞋業突然宣布倒閉。此后不久,溫州永嘉甌北鎮也傳出了企業倒閉老板逃逸的消息。溫州市工商局發布的一則消息稱,經他們核實,溫州的華衫、班龍、弘倫、漢詩等4家服飾公司以及樂清芙蓉橡膠公司、溫州塞格鞋業公司等都在去年底左右突然倒閉。浙江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去年,浙江有2萬多家民企消亡,其中老板逃逸、突然消失而直接導致“非正常死亡”的企業也有300多家。
企業倒閉 老板逃逸
分析人士認為,浙江這些“非正常死亡”的民企中,有部分企業主因為突然失去了國際訂單,一時間無所事事且情緒焦灼的他們便借賭消愁或取樂,甚至期望能從賭博中撈回一些資本用于制造業的設備更新和產業升級,誰知這種非生既死的“生死游戲”﹐非但不能使企業主解圍反而加速了企業的倒閉。
一時間,圍繞因賭敗家的傳言四起,溫州坊間傳出溫州多家知名鞋企老總赴澳門賭博,總共輸掉13億,致使幾家企業易主的消息。與此同時,中國飾品行業老大、義烏名企新光集團也被傳涉及賭博損失上億元。
對于溫州和義烏兩地知名企業因賭受困的傳言,警方很快就介入調查。盡管因查無實據,溫州一在網絡論壇上發布信息的人士最終被拘,當地媒體也發布了類似于辟謠的消息。但是,坊間關于浙企掌門人賭博而敗家的傳言仍然不斷,記者根據網絡檢索和采訪的材料,發現被傳賭博敗家的浙商已經達到近20名,其中不乏當地的知名企業或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