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等企業:品牌贏得更多訂單
晉江市發改局反映的情況顯示,截至2月20日,該市紡織服裝、鞋類等傳統產業企業,開工率已達到85%以上。
記者從泉州市經委獲悉,春節后泉州市用電量逐步回升,22日最高負荷達到346.6萬千瓦,恢復到往年正常負荷。泉州市經委副主任魏建誼告訴記者,用電情況表明我市工業企業信心強,開工足。
記者了解到,泉州市發改委近期進行了企業開工情況調查摸底,也得出相同的結論:企業信心強,開工足。記者在泉州市發改委綜合科看到,有關負責人正在趕寫一份企業開工情況調查匯報材料。“這周,我們選擇在晉江、南安、惠安對部分企業開工情況進行摸底,整體情況還是相當不錯的。”該負責人停下手中的活,與記者聊起春節后泉州市企業開工情況。
該負責人表示,走訪數十家企業,感受最明顯的就是面對世界性經濟“寒冬”,泉州市規模企業卻依然堅挺,率先鉚足勁開工運行。有效消費需求急劇縮水,但泉州市規模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依然保持產銷兩旺。在南安,農歷正月初二起,就有利昌塑膠、松立帶鋼、輝源集團等規模以上企業陸續開工;到2月中旬,該市水暖閥門、陶瓷、機械汽配等產業規模企業開工率達到95%以上。
品牌贏得更多訂單
為廣開銷路,企業各自有“招”。這幾天,晉江一制衣公司市場部一直忙著接待來自太平洋彼岸的客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美國消費市場疲軟,該公司的美國訂單卻逆勢堅挺。據介紹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縮減流通中間環節,直接與美國各大賣場“做買賣”。
相比珠三角,泉州市工業企業春節后開工更足。泉州市工商聯副主席陳燕飛分析認為,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品牌企業的帶動。泉州市擁有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31枚,還有一批“中國名牌”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品牌之都”。品牌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強,確保在國內國際市場蛋糕“搶奪戰”中取得應有份額。其二、廣大企業家的信心源自泉州本土文化,尤其是“愛拼敢贏”的閩南精神特質,讓廣大企業家不服輸、不言敗,別人倒下的時候,我們依然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