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鞋企最需要的是融資支持和減免稅
福建是中國加工制造業較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在紡織、服裝制造行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福建晉江每年各類鞋的出口就達到5億雙左右。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是中國解決農民工就業的主渠道之一。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對福建的眾多中小企業沖擊巨大,而且這些從事加工制造的民營企業也大多無法直接受惠于國家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
作為福建著名的加工制造企業之一,丁世忠企業的上下游也聯系著千百家中小企業。對于擁有自主品牌、資金雄厚的安踏來說,經濟危機的影響可能短期內并不顯著,但是丁世忠說,他的那些合作伙伴們和身邊的很多中小企業日子并不好過,他認為國家應該給予中小企業——這個解決農民工就業的主渠道——更多的關注和扶持。
經濟觀察報:你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若干新經濟政策怎么看?
丁世忠: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很多關于刺激經濟的舉措,但是具體來說什么措施才是最重要的呢?我認為,如何切實地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是現在和之后都應被重點關注的問題。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幫助失業的人再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這些都是連在一起的問題,而且都與中小企業的發展緊密相關。比如,解決中小企業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解決就業問題。因此,我認為國家出臺的產業振興規劃以及經濟刺激政策應該擴大范圍,應該把更多行業列入到里面去,使中小企業在當中得到更多的機會。我的一個提案里就提出應該把體育產業也列到里面去。
經濟觀察報:現實是經濟減速是全局性的,為何你對中小企業特別關注?
丁世忠:我國民營、中小型企業利潤的貢獻已經占據半壁江山,數量更是已經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還解決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當前,就業問題正成為我國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因此民營企業的穩定就是社會穩定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小企業來講,目前很多確實已經陷入到很困難的境地,尤其是外向出口型中小企業。那些自主創新,有自己品牌的企業可能相對還好過一些,另一類做別人固定品牌產品外銷的企業也不算最壞,最慘的就是那些不是做固定品牌又沒有自己品牌的企業。我認為政府應該在這個時候根據不同行業的狀況制定不同的政策,采用不同輕重的扶持力度。
經濟觀察報:你身邊的很多中小企業的狀況是什么樣的?
丁世忠:很多中小企業在做我們安踏的訂單。那些中小企業在經濟大環境的不利因素沖擊下,利潤變得很薄,甚至幾乎沒有利潤了。但是它們現在仍然要承擔起社會就業的重任,當然稅賦也同樣在承擔。利潤沒了,但是企業增值稅等稅費照樣要交,職工的社保也要照樣繳納。對于這些自身實力本來就不強的企業來說,應該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這對各方面都好。
經濟觀察報: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國家出臺的4萬億投資計劃以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它們有明顯的幫助嗎?
丁世忠:我覺得政府能在這個經濟非常時期迅速下定決心出臺這些經濟刺激的方案真的非常了不起,未來對經濟的拉動和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的正面影響非常大,但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它需要有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它的作用,對于亟需救助的中小企業來說這些政策還是不夠的,難以直接惠及它們。所以很多中小企業主會有一種感覺,好像這次經濟刺激方案跟他們自身沒有關系一樣。
再者,在當前的情景下,產業振興規劃一定程度上會對資源的配置產生影響,例如對融資渠道產生引導作用。那么很顯然,振興規劃會讓很多資金進入到那些行業里大的國有企業,而真正身處危機中的中小企業卻并沒有得到這些資金。
經濟觀察報:對幫助中小企業來說,你覺得什么辦法才是直接而有效果的?
丁世忠:這個時候政府應該對民營企業加大在融資方面的幫助,融資問題一直都是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當前這個問題更為突出。2008年全國數十萬家民企倒閉,目前全國將近80%以上的民營企業資金緊張,現在這個時候資金可以說是決定它們生死的關鍵問題。
政府對于目前一些有困難的民營企業可以給予很明確的融資支持政策。對有潛力的民營企業出臺政策幫助他們融資或者貼息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風險是相對大一些,但是不能都一概而論,也還是有很多優質的中小企業。
另外,就是減免稅的問題。降稅支持民營企業渡過難關,這個手段可能會救活一大批中小企業。因為很多企業目前已經在利潤的臨界點,隨時可能生或死。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財政退稅、返稅、減稅等方式和手段,支持企業擴大再生產,從而帶動消費,刺激經濟,拉動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