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過冬 堅持兩條腿走路
“冬天離我們并不遙遠。1988年,奧康在溫州鞋業的嚴冬中起步,挑戰的背后是機遇,當冬天漸漸臨近,我們必須警惕起來,團結起來,走出去,將又是一個春天。”
六年前的2003年4月29日,在奧康集團一次內部會議上,總裁王振滔居安思危,作了一場題為《冬天不遙遠》的發言。
六年前就有危機意識的奧康,現在腳步走得如何?
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營銷創新是奧康的主修課。在保證專賣連鎖店單店利潤情況下,奧康提出大規模進駐商城,實現“兩條腿走路”。商城有兩種形式,一個是全國各地大賣場,另一個就是網絡虛擬商城。
“今年重點放在大型商場、超市、代理商與社區店等渠道拓展上。”奧康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羅會榕說。
去年8月營業的奧康網絡商城,現在每月銷售成倍增長,而且它能最大限度降低渠道成本,利潤是實體店的3倍以上。
珠三角和長三角不少企業開始產業轉移,把目標瞄向中西部地區,在這方面,未雨綢繆的奧康已先行一步。
2003年1月,奧康集團就與重慶市璧山縣政府合作,投資10億元,在當地征地2600多畝,打造中國西部鞋業巨艦——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
鞋都工業園首期1000畝,已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鞋材交易中心,目前已有100多家制鞋企業入駐工業園區,二、三期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
奧康的努力遠不止這些。去年10月18日,由奧康集團發起,聯合永嘉9家企業共同組建,注冊資本為1億元的永嘉縣瑞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營業,標志著奧康從原來的產品、品牌經營,發展到產業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的新階段。
瑞豐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由奧康和其他9家投資人一次足額繳納,嚴格按有關規定,只貸不存。為中小企業添了一件“過冬棉襖”。
今年年初,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又寫了一篇《春天有多遠》的文章:時至今日,冬天不僅來了,而且是零下20℃的冬天,身處其間,我們感同身受。
在經歷這次經濟危機后,我們要意識到,“過冬棉襖”不一定非要在冬天快來了才去準備,而要把這種“過冬思維”貫穿到企業發展始終。
惟其如此,即便冬天來了,即便春天距離我們還有些遙遠,我們依舊能在冬天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春天。
信心數字:2008年,奧康集團銷售額比2007年增長了30%,奧運營銷后,奧康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由之前的50.02億元增加到61.19億元。
政府出招:為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2008年11月,溫州在金融方面采取了6項舉措,包括:對創新型、科技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下浮5%至10% ;加快推進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建設;對資金一時緊張、但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
溫州還提出了“搶占國內市場、拓展國際市場、搞活本地市場”的16條意見。
大樓前面排好隊
員工代表領禮包
本報訊 “夢想是走出來的。”昨天9:00,溫州千石奧康工業園門口電子顯示屏上,滾動著奧康這句著名的廣告語。
“金隅·觀瀾時代”浙江信心之旅的大眾拉風車隊,駛進奧康集團這個制鞋王國,送來了700份杭州旅游消費大禮包。
奧康總部大樓前,已聚集了上百號員工。“大家不要急,排好隊,每人都有份。”看到員工隊伍有些亂,奧康集團黨委書記、工會主席黃淵翔讓發放工作先停一停,大家重新整齊排好隊。
“奧康集團在全國各地有2萬員工,溫州永嘉總部有4000多人,這次打算把消費大禮包發給集團總部中層干部、行政人員還有一線優秀員工。”黃淵翔說。
河南信陽人馮長玉在奧康工作一年多了,做企業行政管理,“平時工作忙,出去游玩機會不多,今年本來就打算去杭州玩玩,領到旅游券,正好派用場。”
“大家去看看奧康的鞋子吧?”大禮包剛發完,車隊眾人不知誰冒出一句。
“好的!”大家響應。
一群人來到工業園旁邊的“奧康名品空間”,“這里陳列著1200多雙鞋子,1500件皮具,歡迎大家選購。”店長很熱情。
為趕行程,限定15分鐘購物,大家還是收獲頗豐,有的買了鞋,有的買了錢包、皮帶,還有的給老婆買了新款皮包。
“出來一星期了,老婆一直叮囑給她帶件禮物,這下總算有了!”上海大眾杭州4S店的黃先生,展示了杭州男人的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