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企業界代表的產業升級夢
產業結構調整,并非只有“陣痛”。記者注意到,企業界中的先知先覺者已展開行動,著手從結構調整中找尋更大的利潤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總經理鄭杰——跨越“數字鴻溝”提升“中國價值”
鄭杰用“成本”和“價值”來勾勒他的產業升級夢想:通過“信息助企”計劃,壓低成本的“下線”,抬高價值的“上限”。他說,幫助中小企業跨越“數字鴻溝”,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是“中國制造”提升價值的重要途徑。
鄭杰十分贊賞日本通產省的做法:上個世紀80年代初,日本建立了日本中小企業事業團信息中心,幫助中小企業通過建立內部網絡以及利用因特網,構筑起廣泛的信息發布和接受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上海移動也要發展類似的業務,成為中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服務商。這既是我們自身的增值空間,也是我們應盡的企業責任。”鄭杰表示,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去年已經啟動了“信息助企”計劃,依托上海移動的ADC信息化平臺,通過免費培訓等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提高業務和運營的信息化程度。
全國人大代表、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要當國際太陽能光伏電池“龍頭老大”
從修鞋匠到國內低壓電器龍頭企業的掌門人,南存輝的下一個夢想是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太陽能光伏電池業的“龍頭老大”。
去年,正泰集團的銷售額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不減反升。今年2月,正泰集團的產值較去年2月增長66.16%。南存輝表示,正泰集團投入了20億元進行傳統產業的改造,在危機中找到了發展的新機遇,“我們去年在杭州投資了太陽能光伏電池項目,得益于金融危機,我們從國外抄底了一批太陽能領域的高技術人才,完成了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儲備。”在南存輝的心中,一個龐大的“世界第一”計劃正慢慢清晰起來:今年,正泰計劃將太陽能項目擴展到300兆瓦,實現120億元產值。
全國人大代表、飛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繼寶——從浴火重生到爭當“世界一流”
2008年3月底,中國縫紉機行業龍頭企業、入選“中國十大世界影響力品牌”的飛躍集團有限公司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企業的銀行賬號、不動產也被法院凍結查封。十個月后,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飛躍集團重組核心業務,淘汰了產能過剩、競爭過度集中的產品,定位“中高檔”,爭當“世界一流”。2008年,飛躍實現進出口9123萬美元,其中縫紉機出口4700萬美元,出口額繼續保持全行業領先。
走出自身危機之后的飛躍,對產業升級有著最為切膚的感受。邱繼寶說:“僅僅依靠‘跑量’已經不行了,必須依靠質的提升。”重組后僅2個月,邱繼寶將企業發展的重點轉向了高科技產業和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眼下雖然還要應對金融危機,但我們技術創新、科技進步、國際化的步伐絕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