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就我國紡機行業抓住發展新機遇支招
2月26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在參加浙江省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專題報告會上說,我國紡織行業吸納就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是我國重要的民生行業。圖為江蘇省海安縣一針織品企業車間工人正在進行生產。
生意社3月12日訊 日前從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獲悉,在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產業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后,該協會目前正在組織調研,調研結果和建議將直接上報國務院,并成為紡織產業振興規劃細則初稿。業內專家指出,這些舉措表明,我國紡織機械行業在調整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要抓住這個發展機遇,追上國際先進水平,關鍵在于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推進技術進步。
《規劃》明確發展方向
作為宏觀政策,《規劃》提出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其中,紡紗織造行業技術改造以提高棉、麻、毛、絲紡織和針織行業的生產自動化程度、產品檔次及附加值為核心目標;印染行業技術改造以節能、減排、降耗以及提升產品檔次為主要內容;化纖行業技術改造側重于提高常規化學纖維的功能性、差別化,提高清潔生產和資源再利用水平。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支持紡織行業技術改造和發展的措施,將有力地拉動行業對紡機產品的需求。另外,規劃中提到促進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產業用紡織品設備也將成為紡機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紡機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就是今后3年我國紡機行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國產紡機實力說話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紡機產品除在數量上取得可喜成績外,在高、精、尖發展趨勢上,紡機行業也逐漸向世界水平看齊。在追求高效、高產、高自動化的同時,對個性化、高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國產設備難以滿足需求時,紡機企業大都轉向進口。據統計,2007年,紡機進口49.08億美元,同比增長19.74%,進口紡機占到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
據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有關人士介紹,總體來看,近年來企業對先進適用技術的重視,使紡機行業制造技術與工藝水平得到了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紡機產品裝配技術發展迅速。一方面國外先進裝配安裝工具和器械已應用到國內紡織機械產品裝配中,如先進的液壓氣動設備、大型軸承加熱安裝工具、先進的紅外檢測儀等;另一方面,計算機的應用促進了裝配工藝、裝配技術的發展,技術準備工作周期縮短,為市場競爭提供了技術基礎。二是金屬切削數控設備比例增加。在紡機產品制造過程中,金屬切削加工是主要的基礎工藝,90%的零件需要通過切削(含磨削)加工完成。近兩年來,紡機企業采購的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向高速、高精和高效發展,數控設備的加工能力、編程技術和加工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企業擁有了核心制造技術。在紡機專件制造企業,加工過程的數據采集與質量控制技術近年來有所提高。此外,各種激光切割機、數控折彎機等數控設備不斷增加,一些骨干企業正以精密、高效、數控、柔性化的設備對在役設備進行改造更新,使鈑金零件的制造精度和效率、材料的利用率不斷提高。三是新熱處理技術相繼投入使用,鑄造技術水平提高顯著。熔煉工藝的改進和鐵水成分的在線控制,使鑄件材質更符合現代鑄鐵高韌性、易加工的要求,一批重點企業生產的鑄件尺寸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外觀質量明顯改善。四是表面處理技術應用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