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外貿服裝行業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中國紡織服裝大量進入美國,直接后果會導致美國國內紡織服裝價格下降,資本收益率會趨于下降。這一部分人將感到自身的收益受到損害,他們會通過工會向政府施壓,以期從美國政府那里得到貿易保護,為了爭取更多的選票,政府也會制定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的貿易政策。這是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國主要紡織團體已經提出了包括反補貼、反傾銷調查、針對特定產品的防衛措施等多重方案。
中國服裝業乃至世界服裝業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企業面臨新一輪洗牌。特別是缺少原創設計和終端銷售的外貿服裝OEM加工制造企業,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和身處產業鏈中低收益段的困境,今后的路究竟該怎么走呢?
外貿服裝行業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內憂:成本優勢逐漸削弱
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成為近兩年服裝企業的“心病”。其中,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無疑給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施加了壓力。節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費用增加,也使得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此外,告別“低用工成本”時代的服裝業必然要受到強烈的沖擊。以天津服裝企業為例,工人平均工資已經達到1600~1700元/月,比上年上漲了20%以上。被密集使用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使得我國服裝產業傳統的勞動力競爭優勢進一步弱化,行業利潤空間日益變薄。
外患:人民幣持續升值
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18%左右,200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6.4%,2008年僅一季度的升值幅度已達到4.2%。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不僅使外貿服裝失去價格競爭力,部分訂單從中國向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其他亞洲國家轉移,而且還增加了服裝出口的貨幣成本,給服裝企業帶來了直接的匯兌損失。服裝企業甚至不敢接三個月以上的訂單,因為怕到時做下來已沒有利潤。
舊痛:貿易保護大戰越發激烈
美國紡織服裝業近幾年就業人數眾多,成為最大的制造業部門之一。數量眾多的紡織服裝從業人員在美國社會中有相當的話語權。
中國紡織服裝大量進入美國,直接后果會導致美國國內紡織服裝價格下降,資本收益率會趨于下降。這一部分人將感到自身的收益受到損害,他們會通過工會向政府施壓,以期從美國政府那里得到貿易保護,為了爭取更多的選票,政府也會制定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的貿易政策。這是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國主要紡織團體已經提出了包括反補貼、反傾銷調查、針對特定產品的防衛措施等多重方案。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