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企廣東設點搶訂單
面對廣東鞋業訂單轉移的契機,泉州鞋企紛紛主動出擊。近期以來,有不少泉州企業開始謀劃到廣東設立辦事處等形式的分支機構。
設立辦事處的背后是泉州鞋企搶奪訂單的努力。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國際巨頭的訂單轉移,泉州鞋企想抓住這次機遇,還需在質量和管理上下工夫。
廣東設點
3月14日,接到記者電話的時候,世通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友義正在東莞的一個招聘會上刺探“敵情”。
在丁友義前往東莞之前,從東莞市官方傳出的消息顯示,今年1月份,東莞鞋類出口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40%。
招聘會上,丁友義與東莞同行們有一茬沒一茬地聊起天來。“從他們透露的信息來看,東莞的企業開工比泉州慢,不過現在不少企業的生產已經慢慢恢復了。”丁友義說。
看來,東莞鞋企的實際情況要比傳聞的略好一點。“但日子也確實不好過,普遍反映訂單不足,他們現在也開始降價,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丁友義說。
對手的降價,意味著原本可能轉向泉州的訂單,可能會再度出現變數。從去年開始,因為廣東鞋企的不斷倒閉,原本在廣東下單的國際買家有不少到其他地區尋找新的供應商。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丁友義的世通鞋業接下了一部分從廣東轉移過來的訂單,并與一家位列美國四大品牌之一的企業接上了頭。
“但現在看來,要抓住這次機會還得出一些新招。”丁友義所說的新辦法是到廣東設點,“原本想設個分公司,現在看還是直接找幾個人,專門在那里承接訂單好了。”
實際上,這個新招并非丁友義獨創。作為鞋業的上游產業,生產皮革的峰安皮業股份有限公司早先就已在廣東的幾個地區設有辦事處。據泉州鞋業商會秘書長鄭天對透露,雖然沒有詳細的統計,但直接到廣東設立辦事處和分公司的泉州鞋企已經越來越多,“大多是沖著訂單去的”。
一次提升
搶奪廣東的訂單,對泉州鞋業而言,將有可能是一種提升,這種提升首先表現在產品附加值上。根據東莞官方的統計,2008年,東莞鞋企平均出口單價為4.8美元,而泉州鞋類產品長期以中低端為主,同期的出口單價僅僅為3.9美元。據丁友義透露,從目前世通接到的訂單來看,平均出口單價要遠遠高于以往水平。
3月7日,阿迪達斯曾對泉州市場進行了一番詳盡的考察,并給出了將向泉州轉移訂單的承諾。阿迪達斯的考察引起了泉州鞋企的極大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阿迪達斯訂單的流向,有可能成為引導國際訂單流向的一個導向。
即便只是阿迪達斯本身,其訂單量也是甚為可觀。2007年的數據顯示,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上采購了2.01億雙鞋,占其全球采購總量的49%。之前能拿到這部分訂單的泉州企業少之又少,阿迪達斯此番表態,無疑讓泉州鞋企頗為動心。
不過,對于阿迪達斯的考察,丁友義指出,以泉州多數鞋企目前的質量水平和管理能力,要達到阿迪達斯的要求,恐怕還需要再努力一陣子。
泉州皮革協會會長陳榮輝同樣認為,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對產品環保標準有著極高的要求,以目前多數泉州鞋企的水平而言,確實還有差距。
這種差距使訂單的流向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在3月7日阿迪達斯的考察中,泉州并非唯一的考察對象。據陳榮輝透露,在結束了泉州的考察后,阿迪達斯方面還前往莆田對當地鞋業進行了一場考察。
從泉州市外經貿局傳出的消息同樣顯示,因為在標準上無法符合國際買家的要求,有部分泉州鞋企原本可以抓住的訂單,已經流到莆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