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行業中也有熱機會 服裝業用人需求仍居高位
生意社3月19日訊 據智聯招聘網統計,春節后一周招聘職位數的行業排名中,服裝紡織業以3383個職位數位列第二,僅次于計算機行業。作為金融危機重災區的服裝紡織業為何用人需求仍居高位?新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就在服裝紡織企業紛紛倒閉、裁員之際,一些有實力有自主品牌的同行企業卻能在危機下進行市場轉型,主攻內銷;或者進一步提高生產質量,穩定市場,業務擴張的同時還吸納了大量倒閉企業的員工,促進了就業,讓人看到“重災區”行業逆勢擴張的另一面。
服裝紡織業(春節后一周行業職位數排名第二)
增長原因:自有品牌市場轉型提升質量
就業故事:不做保安轉行當縫紉車工
“聽說可以拿到2000多元,總比當保安強”
原先做保安,站著執勤,現在當車位工,坐下來“繡花”——從保安到縫紉車工,這是創興服裝集團新員工曾小華的擇業經歷。
2月18日,是曾小華在創興上班的第二天。廠里還沒有來得及為新員工做統一的服裝,加上他坐在前面,所以顯得較為引人注目。曾小華個頭略高,坐在縫紉機前得稍彎下身來,一雙大手擺弄這些細活雖顯得不夠熟練,但神情很專注,樣子很投入。3年前,曾小華從湖北老家來到東莞做保安,干了兩三年,月薪還是1000多塊,于是在去年11月份辭職回了家。可是2009年的春節一過,曾小華還是不甘心在家務農,琢磨著門路到廣東來找新的工作。
今年2月份,他通過熟人介紹來到創興集團做縫紉學徒。對于服裝行業,他完全是個門外漢。“雖然沒有經驗,但只要肯學肯做,總比當保安強一些吧”,曾小華并不介意從頭學起,“聽老鄉說熟練了以后可以拿到2000多元”,比當保安要好的待遇使他增添了干好這份新工作的信心。
“像曾小華這樣的學徒工,一般做8到10天升為正式車工后,多勞多得,表現好的可以拿到3000元。”在創興集團服裝加工車間,人力資源部經理吳秀蘭說:“這些沒穿廠里制服的都是新錄用的員工,因為這次招聘的人多,服裝還沒有來得及做。”
農民工受裁員影響跳槽
“這里比原來的廠好得多”
坐在曾小華后面的另一名新員工呂則浩,已有兩年的縫紉車工經驗,他原來所在的服裝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已沒有什么訂單可做,從去年10月份就開始裁員,三分之一的配套工人被裁掉。呂則浩看到形勢不妙,便于去年底主動辭職。“每年年初,接到新訂單的紡織廠都會大批請新工人,到時就能找到比較好的廠家”,呂則浩比較了解服裝企業年初的用人需求,雖然遇到金融危機,但是他認為產品內銷的服裝企業還有活干,還需要大量工人的。對于新單位,呂則浩很滿意,“這里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都比原來的廠好得多。”
應對金融危機從外銷轉內銷
創興服裝:獲1700萬件訂單招1000多人
“我們今年計劃招聘1000多人,目前仍沒有招滿,還缺車位、手工300多人。”吳秀蘭經理介紹創興服裝的缺工情況。截至采訪時,創興服裝已經招錄700多人,這些新進員工絕大部分從事包裝、車位、手工等一線工作,大多來自于倒閉、或不景氣的服裝企業,也有像曾小華這樣從其它行業轉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