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擴大內需絕不能放松出口
2009年,我國外貿形勢異常嚴峻。但是,國際市場有效需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PPI持續走低將緩解紡織品價格壓力,政策調整使貿易環境有所改善……正確認識這些有利因素,將幫助我們樹立突破困局的信心。
“我們強調擴大內需,絕不能放松出口。”溫家寶總理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中國將努力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在對2008年的經濟數據統計分析后,經濟學家年初預測:200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將會在較長時間內呈現月度同比大幅下降的局面,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美元計價)可能較2008年下降20%左右。其中,進口總額全年平均下滑可能達25%左右,出口總額全年平均下滑可能達17%左右,外貿形勢異常嚴峻。
消費結構向低端轉變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851.65億美元,增長速度由年初的26.28%跌至8.18%。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653.75億美元,服裝累計出口1197.90億美元,增速分別為16.60%和4.10%,紡織品出口增速與2007年相比加快1.6個百分點,而服裝出口則放慢了16.80個百分點。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解讀2009年行業經濟形勢時說,盡管2008年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在回落,但要正確認識當前中國紡織產業基本面的真實情況,把握國內外紡織產業發展趨勢及消費需求變化,針對有效需求建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模式。“我們對中國紡織產業應該有信心!”孫瑞哲分析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美國、歐盟市場出口一直保持增長,沒有出現特別大的波動,而其他一些供貨國起伏非常大,特別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占世界紡織品服裝進口60%以上的歐、美、日市場,已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形成了一定的依賴性,這種長期形成的依賴性,不會由于目前的這場金融危機就能輕易改變。“事實上,金融危機并沒有改變人們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只是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被迫發生了改變,這就需要我們去細致地研究。”孫瑞哲分析認為,金融危機使得這些地區的消費習慣和購買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更多的娛樂開銷被削減了,以往不那么注重價格的消費群體,今天對價格敏感了。消費習慣的改變使百貨店和高檔品牌店的損失巨大,像沃爾瑪這樣的大眾折扣店會從中受益。這種消費結構向低端產品的轉變,將使得廉價產品供應商在銷售額增長方面成為贏家,并以此分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對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應該是個好機會。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