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鞋企應結盟應對
3月13日,從泉州市外經貿局傳出消息,在阿根廷對從中國進口的鞋類產品展開的反傾銷調查中,泉州20多家企業涉及,貨值超過800萬美元。
據外經貿局的預警信息顯示,國外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的趨勢,南美洲的部分國家正在醞釀采取聯合行動,對更多中國傳統出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
調查涉及產品多
“涉及20多家企業,貨值超過800萬美元。”據泉州市外經貿局一相關負責人透露,阿根廷此番反傾銷調查,是迄今為止遇到的對泉州企業影響較大的一次反傾銷調查。
之所以影響大,主要緣于調查的涉及面較廣。據上述負責人介紹,3月3日,阿根廷媒體報道,從去年年底開始,阿根廷就已對從中國進口的鞋類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調查范圍包括滑雪鞋以外所有在阿根廷銷售的鞋類產品;如果調查證實確實存在傾銷行為,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該類產品征收懲罰性反傾銷稅。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以往我國所遭遇的針對鞋子的反傾銷調查多在泉州鞋企較少涉及的產品類別上,因此反傾銷調查對泉州企業而言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
不過,從去年年底的巴西反傾銷調查開始,泉州企業所遭遇的反傾銷調查正逐漸演變為“雷聲大,雨點也大”。在巴西的反傾銷調查中,泉州市有28家企業涉案,涉案金額為392萬美元。
企業應結盟應對
讓泉州外經貿擔憂的是,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泉州企業所面臨的反傾銷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多。
根據泉州外經貿局的統計,2007年,泉州市全年僅遭遇了4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案企業6家;而到2008年,泉州市所遭遇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猛增,共遭遇了6個國家發起的14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案企業增至43家。
隨著時間走入2009年,泉州企業所要面對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絲毫沒有減少的趨勢,在短短的兩個月間,泉州企業已經先后遭遇了加拿大和阿根廷針對鞋子的反傾銷調查。據上述負責人透露,南美洲的部分國家還在醞釀采取聯合行動,對更多中國傳統出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
在這種頻發的反傾銷調查下,上述負責人指出,企業是反傾銷案件的應對主體,廣大鞋類企業應消除“搭便車”的錯誤思想,認真按照反傾銷案件的相關時間表做好每個環節的應訴工作。
要打好反傾銷應訴戰,單靠幾家企業的單打獨斗顯然不行,應該積極結盟應對。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在前不久的巴西鞋類反傾銷案應訴中,我省首次嘗試了由行業組織牽頭、抱團發起反傾銷無損害抗辯的做法,25家涉案企業授權省鞋帽進出口商會對外抗訴,大大增強了應對工作的成效。
實際上,反傾銷也是市場的一輪重新洗牌。上述負責人認為,反傾銷本質上來講是壞事,但對單個企業而言,卻有可能是一次機遇。反傾銷有可能導致出口下降,甚至企業破產,但一些民營企業通過應訴反傾銷,更加熟悉地應用世貿規則,利用法律和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策略,進而鞏固及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