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行業應用好政策加快發展
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主要內容非常有針對性,提升基礎零部件技術水平,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以及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都是過去企業一直在建議的,這次都得到了高度重視。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的這些內容對縫紉機行業的發展將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把基礎零部件首次提高到戰略的角度,這對包括縫紉機在內的機械制造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一直以來,我國的縫紉機基礎零部件都是制約縫紉機行業發展的瓶頸,一些核心零部件不得不依賴進口,使得整機的很大一部分利潤被進口零部件吞噬,國產設備也因此而失去競爭優勢,從而使某些關鍵設備難以形成產業化。正是基于這種現狀,
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的建立,將直接提高客戶對國產設備的采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國產設備的創新和發展。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這是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提升的重要標志之一。事實上,我們收購國外企業,也同時吸收了其先進的技術及管理理念。隨著相關鼓勵政策的出臺,今后幾年國內骨干企業之間、國內與國外企業之間的聯合會越來越多。可喜的是,縫紉機行業的骨干企業已經涉足。
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讓既是紡織上游產業,又屬于機械制造業的紡機行業雙重受益。紡機行業一定要瞄準紡織行業調整的方向,充分利用好各項鼓勵政策,加快紡機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力爭在產品的技術創新、可靠性方面都有一個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