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費升級促使中國服裝進口量劇增
30年前,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并讓中國人感知巴黎時尚的西方服裝品牌,是意大利品牌皮爾卡丹。30年后的今天,意大利對華服裝出口的耀眼業績同樣讓人為之側目。
據最新統計數據,我國近幾年從意大利進口服裝的金額不斷提高。2008年,進口額為3.3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65%。其中羊毛面料價值約1.75億美元,增長20%;絲綢領域增長率則為68%。
“顯然,國內消費目前正在升級”,對于這一現象,對服裝鞋帽有深入研究的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楊振燕認為,目前中國雖處于金融危機當中,但對服裝市場需求仍然很旺盛。
事實也證明,除了意大利服裝品牌外,在中國市場開拓多年的外國服裝企業同樣有著相當不錯的銷售業績。據悉,截至2009年3月5日,艾格(Etam)集團中國區營業額同比增長20%;H&M集團中國區銷售額增長83%;美國VF集團中國區銷售額增長60%。
“當然,國外很多中小品牌,特別是中間檔次的品牌,并不是一上來就有實力開拓中國市場的,畢竟情況不熟悉。”國金證券紡織分析師張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采訪時表示,在歐洲本部銷量下滑的同時,歐洲服裝業逐步意識到中國還有消費需求,出口到中國的服裝才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