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出口退稅再調 16%背后有爭議
距離2月初上調出口退稅率1個百分點至15%尚不到兩個月,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便迎來了年內的第二次上調。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4月1日起提高部分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率。較此前外界預期的一步到位調至17%相比,16%雖然低了一個百分點,但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滬深股市紡織板塊上周末全線飄紅。
16%與預期的出入
此次出口退稅的再次上調早已在市場的預期之中,但速度和額度卻不同于原先想像,2月份出口數據的急劇惡化是本次上調的直接誘因。今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19.03億美元,同比大降14.54%,2月當月紡織服裝同比下降35.19%,2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額比1月份下降了56.2%。
在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就有數位代表、委員齊建言,再次提高紡織業出口退稅率。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有關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從15%提高到17%的議案在當時受到很大關注。
趙林中的聲音在兩會上得到了很多贊同和支持,紡織服裝業出口退稅提高至17%似乎成了兩會后業界的普遍預期。
“但是,據我了解,由于各部門之間意見有所不同,最終應該是國務院領導拍板定為16%。”趙林中這樣表示。
“由于目前國家財政較為緊張,財政部的壓力很大。據我所知,是國務院領導調研之后確定為16%。”分析師這樣認為。
據透露,此前商務部已經上交清單,要求將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率調到17%。但這一建議受到財政部門的強烈反對,表示在政府赤字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整將繼續加大財政負擔,難以承受。
根據此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實際辦理出口退稅額6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8%。而與此同時,中國出口下降了21.1%。
按照財政部公布的數據,1至2月,全國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9237.27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3.2%。此前,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已經表示,2008年中國出口退稅占整體增值稅的32%,比例已經過高。
專家分析,政府此次上調出口退稅率還有另外一方面考慮,雖然部分產品還有上調空間,但在目前市場需求不旺的情況下,這種操作表明了政府逐步有序調控的態度,如果一下子力度太猛會造成國際市場供應能力增加太快,由此導致市場價格快速下滑,反而會加劇企業負擔。
“出口退稅率上去了,價格未必能上去。”應該認識到,當前我國紡織品等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還是比較強的,在需求不暢的情況下,政府逐步提高商品退稅率有助于穩步恢復我國產品在出口市場的份額,而出口增長的復蘇對確保我國實現8%的經濟增長目標至關重要。
利潤之外更重要的是信心
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面對紡織品出口嚴重下滑,國家先后多次上調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紡織品出口形勢明顯好轉。2009年1月在工業出口下降了17.6%的情況下,紡織工業出口卻能基本與2008年持平,僅下降0.2%,顯示行業新政起到了一定作用。
據測算,出口退稅率上調1%,紡織服裝利潤總額將增加7.89%(76億元)。“雖然,這部分利潤不能全部裝進公司口袋,但至少和外商之間有了議價的空間,承接單子的時候就更有競爭力了。”當然,這具體還要看企業自身談判能力。
即使外商利用這個政策要求分享利益,但總的來說,提高出口退稅率增強了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我們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又增加了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