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內六次上調出口退稅率 “促出口”還有哪些籌碼?
在出口形勢嚴峻、外需不振、主要出口市場貿易限制增加的情況下,出口退稅成為中國“保出口”的首選策略。
2008年8月到2009年3月短短半年內,中國六次大規模上調了紡織服裝、玩具、家具、機電和化工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另外,在近期出臺的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輕工業、電子信息產業、有色金屬業、鋼鐵業和紡織業均包含了調整商品出口退稅率的內容。
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外貿形勢的急劇惡化,無疑是政策連續出臺的直接誘因。從去年11月份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出現了負增長:11月份同比下降9%,12月份下降11%,進入今年以來,每月的同比降幅更是超過20%,其中2月份的出口更是下降了25.7%。
令人擔心的是,由外部環境惡化導致的出口下滑顯然沒有見底。“全球經濟的狀況可能比一些國際經濟組織的預測還要糟糕。”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貿局局長張松濤說,國際貿易負增長已成定數,原本預測在2%-2.5%,現在看來還會加深。而海關總署預計,受外需萎縮影響,今年中國進出口增速可能下滑至5%以下,大大低于去年18%的增速。
雖然在此次出口退稅率調整中,紡織品的退稅率由于財政壓力增大等原因沒有達到先前業界預期“一步到位”的17%,但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出口退稅率的舉動,卻透露出國家正隨著形勢的變化,進一步制定和出臺支持出口發展政策的信號。
事實上,國家顯然沒有放棄將出口退稅作為刺激出口的手段。分析人士指出,國家為再次上調出口退稅率預留了一定的空間,如果一下子退稅力度太大,可能會導致市場價格快速下跌,結果反而適得其反。“逐步提高商品退稅率有助于穩步恢復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在頗為敏感的匯率問題上,由于擔心人民幣貶值可能引發更多的貿易摩擦和報復,穩定匯率成為業內的共識。張松濤認為,從去年5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上是穩定的,這可以給企業家一個好的預期,“恐怕這個政策還要繼續保持下去”。
除了熱門的出口退稅和人民幣匯率問題之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還認為,進一步完善貿易融資政策,繼續加強國際合作,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將是當前促進出口的重要方面。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