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剩”者為王
“服裝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剩’者為王。服裝企業要化解危機,必須從打造自主品牌、進行營銷創新入手。”在舉行的中國服裝行業時尚春秋高峰論壇上,知名服裝戰略營銷專家、北京和諧春秋時尚管理咨詢公司資深顧問吳暑表示。
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外貿為主的中國服裝業感受到陣陣“寒流”。目前,2/3的服裝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全行業利潤率從2007年的1.48%下降到2008年的0.1%。2008年上半年倒閉的6.7萬家中小企業當中,有1萬多家屬于紡織服裝行業,其中大部分為無牌、貼牌、定牌出口企業。
缺少原創品牌,一直是中國服裝業的隱痛。
在整體業績不佳的情況下,國內服裝行業分化加劇。業內有60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品牌服飾企業快速增長。美邦服飾、七匹狼、報喜鳥等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速達到70%,營業利潤增速達到342%。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紡織服裝產業必須實現升級,“企業要么走向高附加值階段,增加投資,要么倒閉。”
“服裝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剩’者為王。服裝企業要化解危機,必須從打造自主品牌、進行營銷創新入手。”在舉行的中國服裝行業時尚春秋高峰論壇上,知名服裝戰略營銷專家、北京和諧春秋時尚管理咨詢公司資深顧問吳暑表示。資深營銷顧問韓九久也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大力創新營銷模式是實現自主品牌騰飛的助推器,國內的凡客誠品(VANCL)、紅孩子、小康之家、麥考林,就是營銷模式創新的典范。”
談及金融危機對中國服裝行業品牌公司、總代理和加盟商的影響以及企業自身的問題時,吳暑認為,“科學的診斷必須通過數據采集、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和現場調研來做出,這部分工作最好還是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
“專家由于其第三方的獨立性,免去了企業內部利益的牽絆,所出具的診斷與改良報告更為客觀,提出的建議更加有效。”鴨鴨羽絨服銷售商劉巧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