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出臺進口商品新法規
商務部近日發布消息稱,由于貿易糾紛、走私、假冒等多種原因,阿爾及利亞進口產品滯港問題嚴重,很多貨物直接在港口銷毀,貨物未進入市場銷售。
消息還認為,為防止外匯非法出境,控制一些違禁產品的進口,根據阿總理新近頒布的政令,阿央行已致函各商業銀行,規定今后所有進口商需向銀行出具進口商品質量檢驗證書,方可辦理外匯匯出業務。該證書應由企業外的各領域相關權力部門出具。此外還須出具進口原產地證書,所有農產品加工的產品進口還須有檢疫證書。這些措施均自3月1日起實施。
據義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去年以來我市出口到阿爾及利亞的產品共有994批,貨物總值2922.52萬美元,出口產品主要涉及鞋類、紡織、五金工具、化妝品、電器、玩具、陶瓷工藝品等領域。
義烏檢驗檢疫局近期不斷接到外貿出口單位的咨詢,詢問相關出證問題。但由于不少外貿出口單位未能及時了解阿爾及利亞的新政策,很多貨物已經出口裝運,正在海運途中,因此給已經出運貨物的外貿出口單位到港通關帶來困難。
根據檢驗檢疫有關規定,出證出口產品必須自驗,待抽檢產品檢測合格后,方可出具品質證書,該產品才準予出境。為此,義烏檢驗檢疫局提醒相關外貿出口企業單位:一方面要及時了解貿易國的進口新政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出口貿易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要按新政策規定,到檢驗檢疫機構報檢和申報原產地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