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實施務實舉措 成都鞋業煥發“春天”氣息
“一季度全口徑財政收入17.364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1.15%;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601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0.19%;地方稅收收入完成3.9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1%。”昨日,武侯區傳來可喜消息,通過擴大投資、調整產業和城市結構、強化服務幫助企業發展等務實舉措,全區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經濟運行質量得到大幅提高,迎來了一季度全區經濟的開門紅。
擴大投資
經濟發展活力不減
擴大投資,加快發展,武侯區委、區政府按照全市“擴內需保增長”的統一安排和要求,及早謀劃周密部署。年初,該區就確定了今年推進試驗區建設重點項目176個,重點區域推進項目(地塊)41個,這些項目總投資初步估算將達到748.33億元,今年投資計劃目標將達到155.33億元,一場項目大會戰在全區鋪開。據統計,該區一季度已實現94個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完成年度計劃開工數的65.3%。
“我們加大政府的投入主要用在打通斷頭路、解決基礎設施、修建經濟適用房等民生惠民工程上,實現以投資拉動止滑提速的目的。”武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財政保民生、市場搞建設的思路,該區也積極創造條件,運用市場機制,使企業成為擴大投資的主體。
產業調整
提升經濟運行質量
據了解,今年以來,武侯區在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方面做足了文章,該區搶抓發展機遇,加大了產業結構和城市結構的調整力度。有統計數據表明,經過產業結構的調整,武侯區的信息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在增加,特別是武侯工業園等區域的高新企業在經濟較為困難的時候保持了較快增長,成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我們加快了‘中國女鞋之都’一都兩園的建設步伐,并與龍泉驛區簽署了‘南汽東移’的戰略合作協議,以實現鞋業、汽配等傳統產業的升級,這實質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騰出大量的空間。”武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用高端的現代服務業來替代附加值較低的產業,這既符合我們中心城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同時也是我們提升經濟質量止滑提速的一個具體手段。
武侯區還以實現城市結構的調整實施了三個城中村的改造,完善了發展滯后區域的配套設施,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居家環境,而且還通過城中村改造,騰出了資源,引進了新的高端業態。
與此同時,武侯區為深入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還安排了1000萬元的專項扶持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計劃。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