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裝備制造基地門檻提高
4月2日,《關于加快福建省裝備制造業(晉江)重點基地建設的暫行規定》(下稱《規定》)正式發布。
據晉江裝備制造業重點基地辦公室一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規定》的出臺,以及金井園區拆遷工作的進行,晉江裝備制造業基地將加快招商步伐,目前已有3個項目確定落地。
金井—深滬園區
率先啟動
根據晉江市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顯示,未來的晉江裝備制造業將按照一個基地、兩個中心的思路進行產業布局,其中的兩個中心,指的是安海、內坑區的“創新性裝備制造業集群中心”,以及金井、深滬區的“綜合型重大關鍵裝備制造中心”。
根據規劃,整個裝備制造業基地需要用地53697畝,其中涉及耕保面積達到29002畝。據上述負責人透露,正是因為土地問題的制約,從2007年晉江市決定投建裝備制造業基地以來,這一基地的進展速度一直較慢。轉機出現在去年中國國土資源部開展的二次土地修編,早在這次修編之前,晉江市有關領導曾數次向上級部門申請政策支持,期待在二次土地修編時對晉江市能有所“照顧”。
目前,掣肘晉江裝備制造業基地發展的土地問題已經部分解決。據上述負責人透露,安海—內坑園區因為涉及大量的耕保,目前啟動難度較大,而此番率先啟動的是金井—深滬園區。此外,晉江方面已經安排4000多畝土地作為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啟動區,拆遷工作已經開始。
抬高入園門檻
按照晉江方面的計劃,在完成拆遷工作后,晉江市將對裝備制造業基地土地進行平整,然后便是加快招商進程。
“有了發展所需的土地,我們招商難度會比以前降低不少。”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早從去年開始,晉江裝備制造業基地就展開了招商活動,但在土地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招商基本上無從談起。
而《規定》則成為晉江裝備制造業基地招商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晉江方面抬高了率先啟動的金井—深滬園區準入門檻。
根據《規定》,因為金井—深滬園區重點發展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的項目,申請入駐項目必須是投資總額1億元以上的企業,個別優質項目可放寬至5000萬元。與此同時,企業在開工投產后第三年,每畝平均稅收必須達到10萬元,而安海—內坑園區的準入門檻只有2000萬元。
伴隨高門檻的是,晉江方面開出的高規格優惠措施。根據《規定》,對在入駐協議約定期限內竣工投產的企業,自其納稅之年起,第一年參照其繳納稅收本級留成額度3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技術改造獎勵,第2~5年,年度納稅達每畝10萬元以上,且對地方財政貢獻年增長達20%以上的,按其發展規模給予分檔獎勵,其中最高可獲得新增納稅地方留成額度50%比例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