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航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首批試點城市名單出爐。
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意味著,人民幣從制度上成為“結算貨幣”,向“國際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去年1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后,我國宣布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4個月后,試點正式啟航。
“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于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發展、規避匯率風險、改善貿易條件、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議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盡快發布有關管理辦法,統一規范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活動,穩步推進試點工作。
“得益于中國與周邊國家長期穩定的貿易發展,人民幣結算試點是‘水到渠成’、順應市場需求的事。”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指出,目前危機前景仍未明朗,也是推出結算試點比較好的時機。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李婧則指出,從機制和制度上成為“結算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和必要的步驟之一,意義十分重大。
但李婧同時強調,這一試點只是為企業提供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的選擇,至于在實際操作中,微觀的企業是否放棄美元結算而轉向使用人民幣,則還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
“從實體經濟上來講,要求我國擴大穩定的貿易量,成為貿易大國;從人民幣上來講,則需要擴展更多的功能,對其流動性、保值增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莊健亦坦言,人民幣影響力的擴大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